第206章(1 / 2)

可他明明正值壮年,却已这般瘦骨嶙峋。

废院之中走出来的四个人,最终好像只剩下了白惜时一个。

她又能撑到什么时候呢?

白惜时不得而知。

弥留之际,天子异常清醒,将太子、端静公主、内阁首辅、白惜时均宣至塌前,继而将小太子的手郑重交入李大人和白惜时的手中,“替朕照顾好朕的儿子,也助他守好这大魏的江山。”

然后又看向公主,“照顾好弟弟。”

端静公主双膝跪地,眼泪自进来后便一直没有停过,“父皇放心,儿臣一定护太子弟弟周全。”

天子闻言,长叹一声,看看小太子,又看看女儿,“是朕对不起你们。”

最后,天子赐了一杯毒酒前去慈宁宫,直等到太后已逝的消息,他才像完成最后一桩心事,缓缓合上了眼。

寝殿内哭泣哀伤之声久久不能停歇,白惜时亦长立塌前,告别这一位对她栽培信任的君王。

在朝夕相处中,他理解他的志向抱负,也理解他的重情重义、不够坚强。

人本来就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正是因为这样,也才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眼前变得模糊不清的时候,白惜时意识到自己原来也掉了泪,不舍啊,她也有很多不舍,微时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走过来的一代帝王,最终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又下雪了。

国丧过后,不足五岁的小皇帝正式登基。

内阁首辅、司礼监掌印、端静长公主共同辅政,只不过前两个在明面上,公主则在小皇子的背后。

大魏朝的权利机器依旧正常地运转着,白惜时照常忙碌,内阁有条不紊,十六岁的长公主每日都在进步,小皇帝则总是围绕在皇姐身后,除了每日上朝听那枯燥的天书,过得没有烦恼忧愁,自得其乐。

五年后,内阁首辅李大人与世长辞。

一代贤臣离开后,权利更加集中到白惜时与长公主的手中,许多重要决断均要送予二人过目,于此期间,白惜时将赵岳调至端静长公主处,江小锁学习司礼监一应实务,千闵则接替邹龙春成为新一任的西厂厂督。

也就是从这个开始,有人在背后戏称白惜时为“九千岁”。

在白惜时的扶持下,公主的威信也一步步于朝臣之中确立,二十三岁那年,长公主终于在龙椅后设了一道珠帘,正式听政,参与议事。

朝政之事相较于询问不甚明白的天子,大臣们也更倾向于回禀长公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惜时与解衍的关系也逐渐明朗化,成为众人心领神会之事。

如今白惜时的决断已无人敢于置喙,她亦不需再藏着掖着,不如就这般正大光明的与解衍相处,即便背后里议论,那些人亦不敢议论到她的面前。

最新小说: 地府我开的 失温症 嘴硬男主终于被离婚了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逢场作戏 我不是小哑巴 对室友的男友一见钟情后 九零年代之做个有钱人 我把男主拐跑了 科举出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