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十六年后,外界传言铁树不开花的元光帝,甫一见到她这么一个小姑娘,他竟就开花了。
难怪在沛雪园里,她晕过去的一整天里,他堂堂的天子,也要甘心陪在她身边坐了一整天。那样温柔体贴,没有一点不耐烦地,纡尊降贵地亲自送她回家。
难怪那之后,向来都是深居简出的元光帝,屡屡出现在她的面前。
难怪他要想方设法,用尽手段,不惜设下局,不惜他的名声,也要得到她。
难怪在她的面前,他似乎总是能包容她的一切。
难怪他那一次说,她什么也不记得了。
他大概是多么庆幸她不记得从前的往事。
她当然不记得——不记得十六年前她像个傻子一样喜欢上了他,像个傻子一样以为细水长流便能打动人心,像个傻子一样以为只要她很懂事……便能做他名正言顺的妻子,能让他对待她有对待长公主的一半的好……。
那全然都是她自己自以为是的想法,在奈何桥头端着那一碗汤时,便全都想了个明明白白。
她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子。
什么爱,什么恨,通通只这么一碗汤罢了。喝掉了,便什么也没有了,回头来看到他在忘川河那一岸,只觉得是个稀奇新鲜的陌生人而已。
忘掉一个人是那么容易,只消转瞬。哪怕从前多么刻骨铭心,有多爱他有多恨他,……通通很快地忘记了。
她若是记得,今生,便绝不会踏入上京城一步;今生,也绝不会再重新步入他的陷阱,落入他的囚笼,困在他的天罗地网中。
她若是记得,任他说上一千一万句花言巧语,也绝不会为之动摇半分。
她若是记得的话。
此时此刻,绝不会在这里。
眼中忽然蕴出了温热的液体来。
原来这今生的种种好,都是他对十六年前,前尘旧事的悔恨。
她还以为有什么一见钟情的缘由,原来全都是他亏欠过她。
她早该知道……早该知道的。
他悔恨……悔恨什么呢?是悔恨他离京去灵水关,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么?还是悔恨他从前对她的种种呢?
而他现在,对她的问题,回答不出一个字来。
只是凄然地望着她。
烛灯剧烈地飘摇着,殿门没有关,从门口灌进来的寒风,叫人身上跟着发冷。
即墨浔脸色煞白,眉眼覆着一重化不去的雪一样,只是黑眸中映着烛光明灭,痛苦中,长长地仰着脸望着她。唇动了动,口型似是在唤她的名字。
难得有这样居高临下看他的时候,稚陵才恍觉他其实不是什么神,也只是个凡人,他也有这样脆弱得不堪一击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