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行人从外面进来,嗓门不小。看他们的衣着,应是行商落脚之人,一个个举止随意,嚷嚷着饿死了,让店家赶紧上饭菜。
“此次进京,倒是长了见识,竟然赶上了芳业王的大婚。”一人道。
芳业王三字,听在其他人耳朵里都是一震。
钱大人喃喃,看向自己的夫人,“芳业王成亲了?这样的大事此前怎会没有一点风声?”
他不是世家子,而是寒门子。他娶钱夫人,图的是钱家的财力,以及钱家在京中的倚靠。钱夫人娘家在京外盘踞,又经商多年,按理说再是手眼不够,也不至于消息闭塞成这样。
钱夫人有些讪讪,“怕不是假的吧。芳业王那般人物,陛下何等看重,他的婚事应当昭告天下才是,哪能事先半点风声也无……”
钱大人不等她说完,问姜焕,“小姜大人,你可知芳业王殿下娶的是哪家的姑娘?”
这句话问的不是表面上的意思,而是在问姜焕事先有没有收到消息。毕竟姜焕是姜家子孙,以姜家的身份地位若京中有什么动静,理应比他们更早知道。
姜焕摇头,回了一声“不知。”
钱夫人道:“小姜大人都没收到消息,想来必是假的。”
这样的大事,哪怕是假的也要多问一嘴。
姜焕是这么想的,钱大人亦是。
两人一起朝那行人走去,钱大人问:“你们方才说芳业王殿下大婚了,不知娶的是哪家的姑娘?”
那行人见有人打听,当下都来了劲。
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那叫一个热闹。姜焕越听越不对,连郑氏也听出了端倪,抱着云哥儿过来。
“你们说芳业王妃是姜家女?哪个姜家?”姜焕急问。
“还能是哪个姜家,自然是一门清流百年书香的姜家,姜太傅的那个姜家。”
钱大人看着姜焕,“小姜大人,是你家的姑娘……”
姜焕脑子都打了结,半天都算不过来。
他们姜家,没出嫁的只有二房的六妹妹姜婵。他茫然地望着郑氏,“蓁娘,咱们家没出嫁的是不是只有婵姐儿?”
郑氏比他还懵,“婵姐儿才六岁……”
那些人一听,约摸是听出了什么,有人问他们,“你们是姜家人?”
“正是。”姜焕道:“我乃姜太傅之孙,在家中行三。”
“原来是小姜大人。”那些人纷纷行礼,一声接着一声地道着恭喜。“近日你们姜家喜事连连,姜家六郎与叶将军府的嫡女定了亲事,姜家五姑娘又成了芳业王妃,实在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姜家五姑娘!”钱大人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问姜焕,“那不是你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