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2 / 2)

弘岭县的一个书院,在当地非常有名。有两名学子极有才名,被当地的读书人誉为弘岭县的双子星。

余家的子弟都在余家族学念书,和书院学子本无交集。

但年轻人心高气傲,哪里听得别人比自己好。

于是,余家有一个学子就老是和那两位攀比,还扬言这次县试必然是他第一。

县试结果出来,果然是他第一。

但答案公布出来后,就有人不服气,那两位觉得自己的答案更好,余家这位是因为县令偏袒。

余家在当地什么地位,大家都知道。大家都信了那两人的话。

结果,没两天,那两位学子,一位被人套了麻袋挑断了手筋,一位出城时摔了马破相。仕途断了。

两人收集了些证据,告到了县令那里。结果县令偏袒余家人,不但没治那人的罪,还警告那两个学子不要胡乱攀咬。

县令偏袒当地大族,这个问题很多地方都有。因为人家县令想要做些政绩,少不了当地大族的支持。

但这位余家子弟也太嚣张了些。

余家被弹劾的事,不知怎么的,突然在京城传开了。

京城的那些考生哪里坐得住,又去了宫门口,要求彻查此事。

他们并不是很关心被迫害的两人,反而对县试的猫腻耿耿于怀。

又是余家人,且又牵扯到了科考。

余家这是要干什么?从最底层的县试到京城的会试,他们都要伸手?

朝廷也不含糊,派了都察院的秦副都御史前往江南,彻查弘岭县的县试和余家子弟迫害学生一事。

给秦老大人做副手的是成国公的第四子。

秦老大人到了弘岭县后,很快就将此事查了个底朝天。

不仅弘岭县县令在县试中偏袒余家子弟,余家子弟迫害另外两位学子也是罪证确凿。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当地人听说京城的余首辅倒台,朝廷派了钦差来查余家。纷纷前来指证余家在当地所犯的罪行。

什么抢夺别人的家传秘方,逼人为妾,贿赂县令等等。

秦老大人经过一番查证,有不少都拿到了证据。

要说秦老大人这一趟如此顺利,那是因为得到了江南当地大族文家的帮助。

很多证据都是文家提前就收集好的。包括余家贿赂县令的事。

且最早,也是文家将县试的事捅到监察御史那里的。

裴翎和族叔裴江远去年为了谋一个三品京官,拿了两个江南的大族的把柄做投名状交给林文杰。

文家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事情调查清楚了,江南余家和弘岭县县令,自然是按朝廷律例论罪。

最新小说: 隐富小农民 我才不和你谈恋爱 首辅他拈酸吃醋后 东宫悔 华娱之崛起 诱他沦陷[先婚后爱] 这个皇帝换我当 固金瓯[科举] 王妃她表里不一 无限流:颜值也是杀人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