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亲姑侄,打心底是亲近的。
但后宅其实说到底还是小事,沈大人更关注的是沈缇的仕途。
沈缇入职后,学士原说让他熟悉几日再给他排班。排班也该是先在翰林院,然后再安排在宫里轮值。
孰料皇帝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沈缇回京了,闲问了一嘴,学士便把沈缇宫中当值的安排全提前了。
早早地,沈缇便在皇帝跟前露脸了。
年轻,俊美,有才学。他只要不出大错,这一辈子按部就班,三十年后登阁拜相不是难事。
这,本就是沈缇的人生该有的轨迹。
十个月的时间其实一转眼就过去了。
京城沈家和怀溪殷家按部就班地走六礼,转眼到了第二年二月里,京城来了船迎亲。
殷莳和沈缇一样,在这十个月里按下一切不安因素,踏踏实实地憋到了出嫁。
她等这一天也很久了,告别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米虫生活还是有些伤感的。以致于在出门的时候真情实意地哭了一鼻子,道别青春。
惹得殷三老爷也跟着哭。明明大娘、二娘、三娘出嫁的时候他都没哭得这么狠。
三夫人直想翻白眼。
殷莳穿着嫁衣上了迎亲的船,在亲大哥和大房、二房两位堂兄的护送下,逆着风往京城去。
船逆风而行的时候是走之字形的,就比顺风顺水要慢许多。
殷莳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条鱼,都快吃腻了,终于在四月里抵达了京城。
成亲当然还有很多繁琐的事情,但是殷莳不用操心,她只管吃和睡。反正新娘子根本不见人。
亲哥和堂哥都颇无语,从没见过哪个妹妹出嫁这么心大的,真个能吃能睡。
终于到了那一天,殷莳又早早地被薅起来上妆,打着哈欠全副披挂,盖上盖头,扶上花娇。
一路敲敲打打,绕啊绕,把殷莳饿得饥肠辘辘的,终于抵达了沈府。
盖头下看到一双好看的手把红绸递给了她,还轻轻唤了一声“表姐”。
殷莳轻轻回答一句“好久不见”,接住了那红绸。
被牵着,迈进了沈府的大门。
拜天地,拜高堂。
夫妻对拜。
在这古代算是又投了一次胎。
第39章
当红盖头被挑起来,殷莳终于能看周围的样子了。
抬眼先看到的当然是俊美的新郎官。
沈缇虽然“淡淡”着一张脸,但一身吉服真是说不出来的好看。
殷莳特别想给他挤个眼睛,告诉他他们的约定她都记着呢。奈何新房里人太多了,到底没敢。
瞧了沈缇一眼,跟他碰了个眼神儿,便赶紧像旁的新嫁娘那样“娇羞”地低下头去了。
新房里人真不少,客人们说笑着称赞:“新娘子生得真好。”
“是个美人。”
“果然江南灵秀,多出美人。”
殷莳表现得十分符合一个羞涩新嫁娘该有的举止。但沈缇知道这都是装的。
这位表姐能面不改色地跟他说“我建议你不如婚前先生个孩子以保障她”,怎么可能会是人前会害羞的人。
她就是会演。
这场婚礼说起来不算不隆重,也不算不热闹,更不能说不够喜气洋洋。
不仅沈大人在通政司是四品的右通政。而且如今沈缇十分受皇帝喜爱,常被点名在宫中伴驾,显然是简在帝心。
他的婚礼,亲朋好友当然都会积极踊跃地来参加。怎么会不隆重、不热闹、不喜气洋洋呢。
偏偏这场婚礼真正的两个当事人,一个殷莳、一个沈缇,都完全没有“成亲”的感受。
沈缇淡定地放下手中的道具,从旁人手里接过下一样道具,有条不紊地执行婚礼的下一个繁琐步骤。
过场,一切都是走过场而已。
她是他需要的人,只希望她能牢记初心、不负约定。以后,他负担起她的人生,她帮他实现他想要的。
当所有的步骤都完成了,亲朋们开始从新房里退出去,沈缇轻轻地吁了口气。
一撩眼,他看到殷莳也吁了口气。
想来她也不轻松。不,她应该更辛苦,听说新娘都是半夜就起身准备的,一天都不能吃东西喝水,以防中途不便。
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