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桃都接了,有来有往来叫相处,长长久久才叫情分。几个孩子见她接了,也松口气,端着空碗一蹦二跳的回去了。
想到明儿也不知还能不能占到先前的摊位,阿桃准备去木匠铺子,叫人给她打个牌匾。生意要是能一直好下去,往后仿冒的卤味肯定数不胜数,先让她的卤味被客人记到心里,往后提起卤味就知道招牌,这才算是一门买卖。
既要去打招牌,索性连推车也一把叫人家打出来,省的每日挑着筐来来回回,她挑担子技术并不熟练,这几日下来肩上已经磨出几个水泡了。
如今铺子里现有的只有板车,五百文一架,那师傅不曾听过什么手推车。阿桃用炭笔给他画了个简单的图,样式像板车,但要装两副轮子,好叫这车不能晃来晃去。前头还要留两个把手好推车或者拉扯,至于板车则改成铁包的箱柜式,柜子四角支起来,再在顶上铺一层油纸布,上面要有长檐,这样刮风下雨出摊子也不怕被雨淋到。
箱柜靠里面留个门,可以放炉子、杂物跟吃食。靠右砌两个泥瓦灶台,这样烧不坏车子,回头架上炉子跟大锅依旧能烧火,锅架在上面还能保温,若是吃食卖光了也可以现做卤味。
回头买几个浅口大瓷盘,已经卤好的吃食可以直接摆在柜台上,到时候卤食分门别类直接摆在里头就行了,这一来瞧着干净又齐整。
“木匾招牌打的快,这一两日便能好,但娘子说的推车怕要耽搁些时候。”掌柜的将手里票递给阿桃,回头凭这票来取,或者也能叫店里活计送到桂花巷,但阿桃要亲自过来取,顺便看看效果,便定好到时候她自己来取。
木匾刻的字儿是“桃娘食摊”,费了二百六十文,因阿桃不光要师傅刻字,还要师傅雕花,这才又加了六十文工费,这木匾等推车做好,直接钉到推车上就很显眼。
至于推车,阿桃险些磨破了嘴掌柜的才给抹了零头,又是铁又是砖,这价钱自然不会低,一架推车要整整一贯钱,这一来,今天一天所有进账便花在这两样上头了。
给木匠铺子里头做工的师傅细细交代了一遍,阿桃这才找掌柜的付了六百文定钱,然后捏着木匠铺的单子回了家。
晚上从那二斤五花上剁了二两肉擀了点儿皮儿包了两碗馄饨,一碗撒点虾米烫了吃了,另一碗则是挂在梁上准备第二天一早煮来吃,也亏得现下天还冷,否则一夜过去这一碗馄饨也就搜了。
生意照旧做,可连着半旬,阿桃都没占到原先那个位置,这一来她也越发笃定是叫那一对看似夫妇的两人针对了。
为什么说不像夫妇,全然因为这二人没有半分夫妻间熟稔的样子,且阿桃还怀疑不止这两人,兴许还有旁的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