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妞跟常平安握着鱼竿钓鱼,这儿确实是个好地方,水里鱼又肥又呆,一会子功夫便拎了小半桶,阿桃生了炉子,叫常平安将鱼处理干净,便转着圈儿烤起来,油渍在炭火之上烤出细细声响,撒一撮细盐滋味就足够了。
这新鲜的河鲜吃着比费尽心思煮的还香,一人分了一只,洗过手干脆直接撕着,就着才煮的鱼汤吃了,烤过的鱼肉呈焦黄色,吃起来有些酥脆的口感,连细鱼骨都考的酥脆,许是水质好的缘故,这鱼吃起来没有丝毫鱼腥气。
摇船的船夫也分了两尾巴掌大的烤鱼,“咱们清河鱼是最出名的,从前祖皇帝从西南发家,打到京里,还夸过咱们清河鱼呢,说是起义一路辛苦,树根草皮都吃过,但清河鱼清甜难忘。”
许是多了这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阿桃吃着这鱼愈发觉得与众不同。
几日清闲游山玩水,阿桃跟宝妞瞧着人都快活许多,宝妞一改往日郁气,回程的马车上说话一刻也没歇,
“我从没见过那么一大片的荷花塘……”
“怪不得张老大人喜欢钓鱼,垂钓确实有些野趣……”
“听说宁阳府有个庙,巍峨精美,咱们什么时候也能去瞧瞧就好了。”
她念着念着打了个哈切,再低头一看,阿桃早靠着软枕睡着了,常平安车赶的极慢,一路连颠簸都没感受到,阿桃上车没一会儿就睡着了,醒来见常平安抱着她正回房呢。
阿桃迷迷糊糊还不知身在何处,惺忪地揉了揉眼,“到家了?”
宝妞从马车上跳下来,伸了个大懒腰,将筋骨都抻开了,她也是睡了个饱,心满意足,“可真好,一觉睡醒就到家了。”
宋妈妈还没回来,常平安去杏花街将从清河镇买的烧鹅送去叫大家伙儿都尝尝,又将晚食拎回来,绕到云绣坊接了宋妈妈。
阿桃将地契同房契都收到了一起,这地连带着契税拢共花了一百八十两,足足二十六亩地,里头还囊括了个水塘。
如今暂且没银钱,等赚到了银钱,那码头也该用起来了,这地便能用来盖个大酒楼或是大客栈,来往的行商官船多,说不得到时观南县都及不上清河镇呢。
这也暂且只是想想,若码头能发展起来,那这地定会稳赚不赔,即便只是盖一排商铺租给旁人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若是发展不起来。这地便放在那。
阿桃觉得大概能发展的起来,这码头兴的极大,又是朝廷专门盯的,必定是能起来的。
白天睡多了,晚上吃过饭阿桃翻来覆去睡不着,若那码头真能起来,自个儿在那一片圈了那么大一块地,必定要遭人眼红,思及此,阿桃推了推常平安,“明儿你去找周大人,只说朝廷兴建大码头,这儿往后必定人流如织,船来船往,问他要不要也置办些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