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周王现周国公的书房被摔得稀烂,好好的王位被他妻子糟蹋成国公,还是降等世袭!
国公夫人讷讷不敢言,暗恨上了被自己推过去的侄女。
撒了通火后,周国公还是明白皇帝还是给自己留了条活路,要不然等着他的就不是削藩,而是削头。
人和药都在皇帝那,他嘴一张,圣旨一下,说周国公弑君那就是弑君,弑君之罪如同谋反,最好的待遇都得幽禁至死,现在不过是丢个亲王爵位。
怪他鬼迷心窍。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正是给皇帝递了个削藩的好开头。
等所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住在京都里,尊亲王之位,食俸禄,不授封地,亲王嫡子非功承爵者,降一等,授郡王爵,以此类推。
151.
秋去冬来,冰雪融,又是阳春三月天。
上朝的朝臣们踩着鲜嫩的杨柳叶进宫。
春季万物发,总是人心躁动的时候,比如冷宫嗷嗷的猫,比如朝中的大臣们。
赵胤祯还在盯着出列的户部尚书的脑袋,修长手指敲着龙椅的扶手,耳朵听着户部尚书的话,脑子却在想内阁和军机处的事,总觉得军政分离这事该动了。
首辅么……先帝太傅梁云中梁太师就不错,经历三朝,虽然退休了很久,但是性情刚直,圆而不滑,适合返聘这个位置,次辅必定是宋闻的,毕竟是现任丞相。
至于军机处那边,顾楚音也不能少,战功彪炳,且顾侯交了兵权在家半赋闲,现在大陈休养生息,也不能荒废了练兵,迟早也有海外的事……
忽然,他敲打的手指停住了,重复了一遍户部尚书的话:“选秀?朕后宫不缺人。”
见皇帝又有反对的意思,大臣们为了皇帝元储真是绞尽脑汁,也不敢态度强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首先提出的户部尚书都拍着胸口说:“皇上您选!咱国库丰厚着呢!”
可不是,整个西戎国库都被搬来了,能不厚么。
到最后连宋丞相都忍不住加入战线,臣附议是一声连着一声。
这一回宋丞相可不是做做样子了,毕竟他女儿那点事他已经知道了。
有时候皇帝爱好美色,骄奢淫逸令大臣头疼,但清心寡欲,简朴至极也叫大臣头疼。
宋丞相都忍不住想是不是皇上在先帝那受的什么刺激,才会对这些事寡淡如此。
这对父子就是两个极端!毕竟先帝二十四岁的时候儿子们都能凑桌麻将还有余了。
赵胤祯倒是没有再明确反对,再反对下去总有人会想歪,例如会把目光放在他下半-身上。
他总不能直接说:“朕很好真很行,就是不想。”吧?
这话谁信?要是这事真演变成谣言,那刚压下去的哥哥弟弟们就要趁机躁动了。
那边得不偿失了。
元储,国之要事。
他拍拍膝盖,突然觉得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