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静低头,对上小姑娘清亮干净的眼睛,轻笑一声,瞧,连个孩子都看得清楚。
周与卿并不知道何栖迟到“四时春”去找她了,此刻她正端着一碗馄饨,坐在许同舟的保姆车上,和阿末一起去录音棚。
这头一回去录音棚,头一回看许同舟唱歌,周与卿满心好奇,她还记得回北京那天,房静去接她,回家的路上,车里放的那首歌,就是许同舟唱的。
她原以为他就是个演员,可越亲近,就会发现越多惊喜,拿时下那些话来说,许同舟绝对是个宝藏男孩。
周与卿竟也觉得这种不断探索的过程,出奇的有意思。
这录音棚在北京算是很有名的,很多歌手都会在这里录音,进进出出都是些熟悉的脸,曾经隔着屏幕看,如今活生生就在眼前。
要是周与卿没记错,休息室角落里坐着吃蒸饺的那个应该就是今年某唱歌节目的冠军,最近风头正盛,新歌一首接一首。
阿末熟稔地冲路过的人打招呼,然而路过的人,目光都在周与卿身上,那种好奇的、八卦的目光。
“阿末,哪有你这样当助理的,你家许老师来得可是最早的。”有人跟阿末寒暄,余光却看着周与卿。
“我可有更重要的任务。”小圆脸一仰,拖着周与卿往里走,“不跟你们多说了。”
录音棚分好几个部分,路过一排休息室,穿过前面的走廊就是一排录音棚,许同舟现下就在最里面那个。
阿末带着周与卿推门进去,房间被一扇巨大的玻璃隔开,外面是各种录音设备,里面就是一个小小的密封的录音室,暖光轻轻打着,衬得一切都沉静温柔。
许同舟此刻就坐在里面,一只脚搭在椅子的横栏上,一只脚支在地上,头发没做造型,微长的刘海轻轻搭在眉峰,简单的白衬衣贴身穿着,戴着耳机,低头翻看手里的谱子。
周与卿站在门口,歪着头看他,心里就像小时候路边的熬的糖浆一样,两根小棍绞着,全是甜腻的气息。
阿末进去拍了拍制作人的肩膀,从兜里掏出一盒喉糖,抓了两颗放在制作人面前。
年轻的男孩戴着一副大大的框架眼镜,抬头冲着阿末笑,“你真是越来越小气了,以前都是给我一盒,现在就给我几颗。”
“我今儿就带了这一盒,一会还得给我老板呢。”
阿末同那制作人显然熟悉得很,插科打诨着,就像数年的老友。
转头朝周与卿招招手,“周老师,这位是现在的金牌制作人麦子。这次电影主题曲可是他亲自操刀填词作曲的。”
周与卿客气地冲他笑笑,“你看上去很年轻。”
麦子推了推眼睛,清秀的脸上透着两分骄傲。
阿末推了推他,“这家伙是个天才,跳好几级呢。”
“谦虚点,谦虚点……”麦子装模作样地摆摆手,转头对着桌上的小话筒道,“同舟哥,出来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