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梦 > 其他类型 > 华服之下 > 华服之下 第127节

华服之下 第127节(1 / 2)

这些府兵,同城内这十几个身着便服,未配刀剑的不同,他们个个全副武装,看来像是早已等候多时,他们只二十八人,定拿不下。

想来萧琰为了今日,早已将人都布置好了,敢孤身留在京都,着实胆量非凡。

“算了,一会儿殿下该来了,听殿下安排吧。”

第115章 打算 早已悄然卷入其中。

萧元琮赶到城门处时, 被暂时拦住的百姓们已恢复通行,由京都守备军把持着,与往常一样, 有序出入。

刘述已让手下收拾好城门附近的狼藉血迹,原本触目惊心的颜色, 被挖来的泥沙盖住,再由人反复踩踏, 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一见萧元琮过来,他赶紧上前, 将刚才发生的一切如实禀报。

“是属下无能,”他半点不敢解释,“没能更早拦住吴王, 身手亦不如人, 辜负了殿下的期望。”

其实早都知晓萧琰自小习武, 身手不俗, 先前靳昭自许州回来后,也曾提起过,只是当时他留守京中, 没有亲眼见识, 再加上打心底里觉得萧琰是皇子,金尊玉贵,再努力习武,应当也只是比寻常的世家子弟好上几分, 并未真正将其当作劲敌来看,没想到竟错了。

萧元琮默然,将心中的懊恼强压下去。

当初萧琰用计,将靳昭调离京中, 不让其担京都守备大将军一职,最后挑了从宏这样一个谁也不偏帮的中间派来,兴许就已经是暗暗防备着有这么一天了。

他这个弟弟,从小能得父皇宠爱,原因之一,也是聪颖过人。

“罢了,”他深吸一口气,在城门附近,无数双眼睛看着,本也不能做什么,“他这一去,必星夜兼程,不容路上一丝差错。你先回去休养吧,过几日,养足精神,再派人去吴地。”

这一个“派人”,当是明暗两线并行。

明里,藩王就国,身为监国太子,自有权力派天使前往慰问教导;暗里,便是私派羽林卫的人前往吴地,找机会动手刺杀。

刘述心知肚明,低下头,应了声“是”,不敢多置一词。

不远处,城楼之上,从宏还站在城墙上凹下的空隙处,不时往这个方向看来。毕竟方才,是他下令守备军放人的,当时有这个胆量,如今事后,难免有些后怕。

萧元琮坐在马车中,敞开的车门正对着城楼上的那个方向。

他知道从宏后怕,心中也的确对从宏有不满之意,但越是如此,反而越不能处置此人。

他忍下复杂的情绪,遥遥冲城楼上拱了拱手,见从宏立刻躬身行礼,方重新坐回去,示意内监驾车离开。

王保随侍一旁,犹豫地问:“殿下可还要回城阳侯府?”

萧元琮凝眉,淡淡道:“去齐公府上。”

-

城外的官道上,萧琰策马奔驰,片刻不敢休息。

一路行出十余里,路边又陆续有几波提早潜出城外的府兵追随而来。

队伍越来越庞大,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到方才的百余名,再到现下的三千人,他们也从方才的手无寸铁,只有两柄配刀,变成个个全副武装的样子,驰骋在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俨然一支训练有素,随时能上阵杀敌的精兵队伍。

“都提起精神,中途不得松懈!”萧琰大喝一声,立刻得到所有将士的齐声应答。

“是!”

那如虹的气势,在旷野一般的黄土地上,似能震天撼地。

吴国都城广陵,距京都二千余里路,他们的良马日行三百里,这一路,无论如何也要六七日才能赶到。

选为府兵的,也多是富户,乃至贵族之子,从小陪伴萧琰居于京都,供养精良,不比世家子差,但面对两千里的漫漫长路,与即将到来的日夜兼程,甚至是未来难料生死的坎坷前路,没有一个人说一个“不”字,更没一个人露出不满或是彷徨的神色。

那是十多年来培养出的默契。

若说东宫的羽林卫,是太子交给最信赖的靳昭,一点一点训练、培养出来的,那么吴王府兵,便是萧琰不假他人之手,亲手带出来的亲卫。

与太子碍于身份,受制礼法不同,他从来不在乎这些,喜欢待在军中,便从小与这些侍卫们一道,日夜操练,但凡有空,便是同吃同住,与他们之间,早已像手足一般,知根知底,毫无嫌隙。

今日的一切,他虽未能预料,但这么多年的争斗下,也早就明白了,最终定要有个你死我活的结局,太子看似仁义,实则根本不可能放过他,不可能容忍他这样一个抢走父皇疼爱二十年的弟弟还有命做个闲散藩王。

既要你死我活,他少不得提前谋算。

母后与舅父选错了拼死一搏的时机,他阻止不了,于是,在端午之前,在看到太子面对母后在父皇面前搬弄是非,竟当真露出“破绽”的样子时,他犹豫再三,还是回了延英殿,向父皇请下了这一道用来最后保命的圣旨。

在端午到来前的十日里,他又让这些府兵们着便服,扮作商人、农户等,分批自不同的城门出城,同时,一点点将兵器运出去——这也颇费了一番功夫,毕竟京中有管制,刀枪又格外惹眼,每回只能捎带几样,或藏在马车底下,或埋在粮食堆里,往来许多次,才将供三千人用的兵器带出去。

“”殿下,”离他最近的亲卫上前来,将队伍尾端才传来的消息报上来,“没有追兵,他们似乎放弃了。”

萧琰扯了扯嘴角,俨然早料到如此:“他们不敢追,太子畏惧人言,怕那些曾经拥护他的文臣们,看到他已经掌权,却还是不顾人伦亲情,要诛杀手足的样子。”

那名亲卫闻言,暂时放下心来,但因还记着萧琰才交代过,这一路上不得松懈,也绝不提议中途歇息,很快便又朝后去些,关注其他弟兄们的情况,随时来报。

萧琰的脑海里则在迅速盘算接下来的局面。

兄弟二十载,虽自小便有隔阂防备,但早都摸透了对方的秉性。他这样直接离京前往广陵,京都必然如临大敌,不光太子要夜不能寐,那群跟从在其身后的文臣们,定然也日夜忧心。

毕竟,他的封国吴地,实在是整个大周,除了京畿一带外,最为富庶的地方,不但每年上缴粮税占了全国的两成,更应有尽有,铁矿、冶炼、木材,便是要铸造兵器,也不在话下。

唯一的不足,便是吴地几乎没有常驻大军。

此处并非偏远边地,虽临东海,但大周数十年来,海域皆算平稳,无甚侵扰之患,是以吴地各郡县,只有如许州那般的折冲府,甚至其规制皆属下等,每府不过八百人,数地加起来,也不过同他这三千府兵差不多。

说起来,这个封地,虽是父皇千挑万选,才定下的,是对他的偏爱,但实则也是

父皇向那些文臣的妥协——这样一个地方,富庶有余,要真正操练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却需要很久,在这期间,一旦有异动,朝廷便可率先以谋反之名派兵镇压。

朝臣们的心思可想而知,他这个藩王尾大不掉,自然就该削藩,缩封地、裁属臣、减供养,不予他参与吴地军政事务之权,便不会再管他,至少,如齐慎这样忠心耿直的良臣会这样做。

最新小说: 重生九零之娇宠小田妻 恶女记忆曝光,霸总全员火葬场 瑶衣 直播李世民穿成扶苏 [排球] 对菅原同学的观察日记 [排球] 不跟笨蛋做朋友 [排球] 今天也在饲养猫头鹰 [排球少年] 饲养木兔日常 [排球少年] 我喜欢的学长夜久卫辅 [排球少年同人] 无止境的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