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行。
如果他们是已经被世俗沾满油腻气息的中年人,那倒也罢。可他们是青年人啊,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是明日的太阳,是照亮社会的希望。
李教授深深地叹口气,不大的声音钻进每一位同学的耳中,让他们脸红了红,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若是止步于此,那未免有些可惜。
林竹眠将垂下的发丝轻轻别到耳后,眼底是一片清明。
情绪,不应该只是奔涌的浪潮。适当的时候,它可以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化作一把利剑。用不好它,便可能被吞没反噬。但若是用好了它,那么这股力量将不容小觑。
她踩在大家情绪酝酿发酵的那个点上,缓缓开口:“大家还记得这门课的名字吗?”
这是第三个问题。
她的每一个问题都很简单,但背后的深意,却如茫茫海洋下的冰川。大家这次学乖了,不敢轻易开口,只是期待地看着她。
“宏观经济学。”林竹眠并没有看他们,而是继续开口:“将整个国民经济作为参考对象,通过研究,实现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她话音刚落下,聪明的同学们几乎是立刻发现自己演示的问题。
他们的观察对象,是所谓的上市公司,上流社会,而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只有将各个收入层次的人群考虑在内,思考公司的每一个决策,不仅是为公司本身带来什么,更是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对不同阶层的人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才是真正的大局观。
他们自以为的优势,反而是阻碍他们看得更广阔的劣势。
她这是,彻底的将那层窗户纸捅破,将整个社会的多样性呈现在大家面前。读懂她的意图,罗博轻轻挑了一下眉,手指在手机上轻轻敲打:“叔,林竹眠什么来头。”
罗博依稀记得,他之前给林竹眠拍过杂志内页,还在家族的饭局上对她赞不绝口。
接到他消息的罗主编,正在焦头烂额地校对着《mq》杂志的样刊。看着铜版纸上少女,再想想那个令人头疼的侄子罗博。此刻恨不得把这两个孩子换过来,他也想要一个可爱的侄女。
放下手中的杂志,他认命地叹口气,用电脑回复自家侄子:“她能是什么来头,就是普通的明星,只是听说背后的林家还有点钱,你小时候不还见过她?”
年纪轻轻怎么就这么爱忘事。
罗主编对于侄子的未来感到担忧。
“当然没忘。”只是……
罗博轻笑一声,挂断电话。
站在台上的林竹眠没有理会某处投来的打量眼神,估算着剩余时间,缓缓开口:“与其去谴责,是谁造成了这个局面,不如思索一下,要如何破局。”
听到她这么说,下面的同学们反而松了口气。
他们心里清楚,自己之所以不愿意走那条巷子,除了嫌脏之外,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他们总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