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家,淑宁就看见娘亲和弟弟正站在院子门口张望,等到下了车,淑宁端着一筲箕的豆腐进自家门,戴氏看了一眼,道:“傻闺女,你买这么多豆腐干啥,可别是被人骗了。”
淑宁撇撇嘴,道:“娘……我自有分寸。再说了,你闺女我可不是那等容易被骗的人。”
戴氏接过筲箕,愁道:“这么多豆腐,哪里吃得完咯。”
淑宁不理,拉了弟弟进了屋子。戴氏将豆腐先放在厨房,才进了屋来,道:“你去你窦叔叔家,你窦叔叔现在可还好?”
淑宁喝了口水,道:“唉,哪里算好。小雄毕竟还小,窦叔叔就算想出去跑路怕也是担心小雄。”
戴氏点点头,道:“唉,你窦叔叔也是不易,这些年是又当爹又当娘的。看吧,这家里没个女人就是不好,家里若是有个女人这嘘寒问暖的,还能照顾小雄,你窦叔也能安心出去工作。然以前你爹也劝过你窦叔,让他再娶一房,你窦叔怕后娘对小雄不好,便一直没再娶。”
淑宁也是知道这点的,道:“娘,等小雄大些,窦叔再娶也是好的。”
戴氏点点头,道:“你先歇着,娘去弄饭。”
淑宁哪里歇得下,赶紧进去娘的屋子里,将爹以前的笔墨纸张拿进自己房里。淑宁她爹虽是个农人,小时倒也上过几年学,倒也识得几个字儿,虽是是这些年来没见过爹爹写过字。
淑宁调了磨,在纸上将成本预算了一下。看到这熟悉的字迹,淑宁不由陷入了沉思。
这手好字还是她妈妈以前教的。当年知青下乡,她妈从北京来到四川一个偏远的小城市,后来再没回去,留在那座小城市里做了一名中学老师。通过别人介
5、第 5 章 ...
绍认识了她爸,两人结婚好些年都没孩子,她奶奶对此很是生气。结婚六年,她妈才怀上了,生了对龙凤胎,她奶奶当然是更喜欢孙子。没多久就将孙子接回去养着。
她一直跟着妈妈,印象中妈妈是个特别温柔的女人,笑起来嘴边会有个小酒窝。对孩子特别有耐心,那时她刚满六岁,妈妈便开始教她写毛笔字,那时她倒也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
淑宁摸着那熟悉的字体,眼睛涩涩的。她会写会读繁体字,读大学时教古代汉语的老师就特别喜欢她。想当初学写毛笔字时妈妈就是拿繁体字让她练。等到后来她大了,才知道她姥爷以前是个狂热的书法爱好者,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批斗去世了。
练了二十几年的毛笔字,就算是在这个世界,从四岁开始没事的时候淑宁就拿着根木棍在地上比比划划,倒也没落下来。
“闺女,快点出来,吃饭了……”戴氏的叫喊声传来,惊醒了淑宁。
“嗯。来了……”淑宁深吸一口气,出了房门。
戴氏笑道:“可是累着了。”一边给淑宁盛饭。淑宁摇摇头,道:“娘,待会儿有事儿给你说。”
华子在一边看看娘,又看看姐姐,道:“姐姐。你是不是哭了?”
淑宁摸摸华子的头,道:“哪儿啊,姐姐才不是华子呢,还哭鼻子。”
华子小脸一皱,气鼓鼓的道:“我才没哭鼻子。没哭。”
戴氏见一双小儿女拌嘴,忙笑道:“好了,好了。别闹了,快些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