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些年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王子,万俟似不改当年的自傲,自视甚高,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自以为是的认为,在战场上作战多年的将领的意见无足轻重,执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意孤行。
得到的结果便是被陆家军赶出了好几座城,以及收到了夏国王室里其他王子的嘲讽书信,说白了意思就是:你不行,滚回来我去。
万俟似一直是被人捧着的,也只接受别人的奉承,哪曾受过如此赤裸裸的嘲讽,梗着脖子不肯回去,还大放厥词,声称不拿下北疆便自刎于梁州。
这军令状太过吓人,但幸好他遇见的是陆淮,不然可能还有一线生机,在陆淮这里,那就是死路一条。
宁聿风见陆淮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以为陆淮有了对策,于是问道:“将军有想法了?”
宁副将猜对了,只见陆淮点了点头,说道:“有是有,但要找准一个时机,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机。”
“是万俟似再与夏军将领刀剑相向的时候吗?”
“对。”陆淮说道:“宁聿风,这些天你时常联系着夏军里的探子,只要敌人出现内部不合甚至激烈争吵时,及时向我汇报。”
“但要注意自身安全,不可为了情报而不顾性命。”
“是。”
……
十二月中旬,探子来报,万俟似与夏军其中一位将领发生了这些天最为激烈的一次争吵,而其他将领也纷纷指责起了万俟似,令他极为不爽,于是他借助自己王子的身份,斩杀了与他最为不合的将领,以儆效尤。
人是上午杀的,消息是下午传到的。
宁聿风把消息告知陆淮时,陆淮没有下达命令,手里擦拭着配刀,轻轻地点了点头。
陆淮这副模样把宁聿风急得不行,他来到陆淮身边,两只手一起按住配刀的刀身,说道:“将军,夏军那边有动静,趁着他们人心不合之际,眼下出兵不是最佳选择吗?”
“再等一等。”宁聿风的手指挡着,陆淮干脆直接将配刀放在了案几上,解释道:“人心不合并非最关键的,万俟似算是彻底惹怒了众将领,而夏军将领也不会再听他的命令,即便眼下没有,以后也一定会是这样。”
只要夏军将领不再受命于他,他也就是个小小蝼蚁,有权力却无人听命,成了个不折不扣的监军,到那时,万俟似定会想法设法除掉他们,而他们也会时刻提防着万俟似,到时受益的还是陆家军。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月初,探子再次传来消息,声称夏军各个将领已然摆脱了万俟似的掌控,形成了两军对峙的局面,书信一封接一封地传回夏国王室,而万俟似也面临着被替换的问题。
“将军,眼下是否时机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