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答:“是,你想去大明湖吗?咱们确实有这个安排。”
宁欢神色有些古怪地看着他。
皇帝略有疑惑:“怎么了吗?不想去?”
宁欢憋笑:“没有。”
她又煞有其事地问道:“听说大明湖畔出美人,你怎么看?期待吗?”
皇帝低笑一声,还是温柔而无奈地哄道:“出不出美人与我何干?我最感兴趣的美人不是正在我怀中吗?”
宁欢嗔了他一眼,眉眼间却是止不住的笑意:“就你会哄人。”
皇帝轻笑:“我说的可是实话。”
“不过……”他顿了顿,轻轻点了点她的脑袋:“我看更期待的是你吧。”
这丫头也不知哪儿学来的毛病,就喜欢生得漂亮的人,若是能歌善舞那就更得她欢心了,比他还贪图享乐。
宁欢捂着唇偷笑:“你又知道了。”
皇帝睨了她一眼:“我还不知道你么。”
宁欢笑意盈盈地将目光再度落到舆图上,看着舆图中标出来的泰山,她不由伸手轻轻点了点。
“岱岳……”她忽的又想到什么,忍笑问道:“你不去封禅吗?”
皇帝眉梢轻扬,看着她一脸坏笑地模样,忍不住轻轻揪了揪她的脸:“坏姑娘,你都知道的事儿,我还能不知道?”
泰山封禅自古以来便是最崇高神圣之事,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更是宣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之时。
又因第一个封禅泰山的是始皇帝那样的千古一帝,始皇之后,去封禅的也大多是开疆拓土兴立盛世的有为之君,故而封禅一事也被蒙上了一层更富政治意义的光辉,似乎谁去封禅,谁就是天下人后世人都认定的明君。
可惜这么一件本该是明君都心向往之的事,硬生生被宋真宗这位“能人”给毁了。一个同意丧权辱国的檀渊之盟,割让土地,缴纳贡税的皇帝,居然还有脸跑去泰山封禅,可以说是滑天下之大稽。
先前封禅的大都是什么人,是秦皇汉武,是盛世明君,但被宋真宗这神来一笔,泰山的名声竟也被他能耐地以一己之力搞臭了,自宋真宗后再无帝王赴泰山封禅,大家都很是默契地只祭祀不封禅。
皇帝熟读史书,宁欢更是爱看这些富有意趣的历史故事,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位“著名”的封禅泰山的皇帝。
宁欢先是偷笑,而后又争辩道:“什么叫我都知道,我分明也熟读史书好么?”
皇帝轻笑着哄道:“是,宝儿亦是博学多才,学识让许多人都自愧不如。”
宁欢拧了拧眉,虽然是夸赞,但听着总是有些怪,她轻哼一声。
不过她的注意力还在泰山上,便煞有介事地摇头:“我本以为能见到你封禅时威风凛凛的模样呢,没成想倒没这个福气。”
皇帝一哂:“你真觉着这是福气?你是真不怕你夫君被天下被后世耻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