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1 / 2)

若不能收服杨仲辅,站在太后党的阵营里,其他那些观望的人,又何谈靠向她呢?

“杨卿。”太后和颜悦色地唤杨仲辅出列,“哀家观你气色有所好转,可是回府静心颇有成效?”

杨仲辅不卑不亢地作揖道:“回太后娘娘话,微臣愚钝,在府中日夜苦想才能体谅太后的苦心。

“眼下虽无实证说明王爷举兵谋反,但太后担忧王爷拥兵自重,却不无道理。况且皇上已年满十三,按礼法也该择适龄秀女入宫伴驾。”

“考虑到皇室血脉稀薄,为巩固国本计,择定未来国母入主中宫,也是极好的。”

外人听来,杨仲辅更像是当众与太后谈条件。

谁都知道高时明潜回京都,昨夜与他在书房密谈。今日朝会,他便暗示太后封杨清浅为皇后,很难说他不是在主动示好,在两党中间为自己谋一个更好的条件。

一言以蔽之,高时明给出的条件,他并不满意,所以他愿意向太后示好。

至于册封杨清浅为皇后这事,正合周太后的意。外人旁观,也只会腹诽一句皆是姻亲利益。

然而,杨仲辅没等太后笑着应下,他便继续道:“中宫可立,如今正好也是皇上亲政的时机。如此,帝后大婚,皇上亲政,岂不是好事成双?”

“依微臣愚见,可遵太皇太后遗旨,提前促成皇上大婚后亲政,并收回佐亲王统摄朝政之权。至于是否废黜佐亲王,其谋逆之嫌,可待佐亲王查实辨明后,再行商议。”

出乎意料的,杨仲辅居然带头高呼,要罢免高时明的摄政之权,但他给出的前提是皇上要亲政。那么,在这个前提下,他便是在要求太后也不能再垂帘听政。

这并不是推到一人,改立他人的主张,而是提出另一种全新的假设,要将两方政党排除在摄政之外,推举小皇上萧彧亲政的全新主张。

于中立党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折中选择,甚至可以说,这是最公正不阿的保皇党行径。

若年幼的帝王亲政,那就相当于两大党争各退一步,以和平的手段对京都进行一轮洗牌。且杨仲辅虽在推举自己的女儿为后,但也主张大选秀女入宫。

届时,前朝后宫,人人大有可为。

那些摇摆不定的官员,以及杨仲辅自己的势力,甚至是依附于太后的势力,闻言纷纷出列表示“杨大人言之有理”,大有太后不点头,就是她藏有私心,意图牝鸡司晨的舆论趋势。

甚至摄政王党羽也跟着琢磨,认为杨仲辅的提议极有可能是高时明的主张。

摄政王还政,却不谈及兵权,而太后退居后宫,看似双方各退一步,留一方新天地给皇上和文武百官运营。可高时明退仍手握重兵,进仍可把控朝局,反倒是太后麾下的党羽散了干净。

毕竟权衡之下,人精似的中枢官员,哪甘心扶持太后当朝?

最新小说: 专刀火葬场,师兄师弟哭断肠 快穿:当万年野鬼变成人她杀疯了 穿成反派帝王的锦鲤后[穿书] 叫声夫君,让你执黑先行 社恐被迫秀恩爱[快穿] 路人甲选择干翻全星际 快穿:开局当爹娘,我有亿点强 快穿:老祖宗今天也在发癫 修仙就是抢钱 它们就是馋我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