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从篱笆院出来,径直朝出村的方向走,剩下留在院子里的其他三房人,面面相觑。宋红玉走到官道上就有些气喘吁吁,宋昌永让她坐车上,推着她上路。等三人到县里,已经是午饭时间。初心租的房ᴶˢᴳᴮᴮ子前面是两间门面,用门板关着,后门是一个小院子,平时出入都从后门走。拿钥匙开了后门,把行李都搬了进去。初心先把厨房收拾了出来,做了三个人的午饭。由于时间不充裕,初心也没做菜,而是从随身仓库里拿了些面粉和配菜出来,一人做了一碗手擀面。面的卤子是简单的嫩葫芦鸡蛋,方便快捷。宋昌永和宋红玉也没疑心面粉和嫩葫芦、鸡蛋从哪儿来,只当初心从家里带来的,她们的注意力全都被好吃的手擀面给吸引了。吃饱喝足,三人就开始忙碌起来,收拾屋子,整理床铺。后院一共有三间房,刚好一人一间。房间对门是厨房和杂物房,水井在墙角,还有个小房檐下,可以对方柴火。收拾了住的屋子,初心就让宋昌永先回去,省的又赶夜路。走的时候,初心还塞给宋昌永一些钱,让他一个人在家吃饭,别太将就,该吃就吃。分家的时候初心跟宋昌永分了两只鸡,其中唯一的一只母鸡,前两天已经被初心杀了,做成药膳给宋红玉吃了。家里就剩下一只公鸡,初心让宋昌永自己杀了吃。等宋昌永离开后,初心跟宋红玉母女才打了水,慢慢收拾前面的门面房。初心让宋红玉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宋红玉也没逞强。两间门面房,母女俩收拾到第二天中午才彻底打扫干净。中午吃过饭,初心又带上宋红玉去找人订桌椅,交了定金后,对方表示五日后送上门。之后初心又去定制招牌,还要去衙门备案,方便后续每月缴税。忙了两天,初心把杂物房也收拾了出来,专门用来放食材。为了能够把随身仓库里的东西拿出来用,初心特地买了一把锁,锁上了杂物房,钥匙也只配了一把。招牌送来后,初心就让人帮忙挂了上去,还在门口贴了张告示,说明开店日期。挂上招牌的第二日,宋昌永再次进城。这次他给初心带来了一些猪肉和面粉,猪肉是在镇上张屠户家买的,面粉是找乡亲们收的。以往原主卖馄饨,就是这么买原材料的,彼此合作多年,多少都有些优惠,比直接在县城买要便宜不少。唯独一点,就是运送有些麻烦。因为第二天就是开业的日子,宋昌永干脆就没回去,在县里住了一晚。房间都是现成的,早早收拾好,也不怕没有地方歇脚。下午桌椅送过来,宋昌永和宋红玉帮着摆好桌椅,收拾好一切,现在就等着明早开张了。第25章 多子不多福一家三口卯时初就起来了, 开始忙活准备开门的工作。初心在厨房包馄饨,她的动作很快,几乎不需要别人帮忙。宋昌永和宋红玉兄妹俩把前面两间门店的桌椅又擦了一遍, 卯时二刻就正式开门。外面天蒙蒙亮, 街面上已经有了走动的人。因提前两天就挂了招牌,附近的人都知道这儿开了一家新的馄饨铺子。店里的招牌也很显眼好记, 就叫三姐馄饨。店门开了没一会儿, 就陆续有食客进店了。进门的墙上就挂着菜单,各色馄饨和价格都标的清清楚楚,客人看的眼花缭乱, 最后选了最常吃的鲜肉馄饨。宋红玉去后厨报单,初心立刻就往灶里加柴火, 然后下馄饨。馄饨不用煮太久, 初心熟练的往碗里加入调味料, 又放了虾皮和葱花, 再放入半碗特制的汤。煮熟的馄饨稍微沥干水, 再放入碗中。金黄的汤面上浮动着十几只粉白相间的纸皮馄饨, 周围还有翠绿的葱花,光是卖相就十分悦目。宋昌永挨桌端上馄饨, 食客们先是嗅了一口,一股鲜味直冲鼻端。用勺子搅动间, 香气随着热气不断往外冒。舀起一个馄饨,白嫩晶莹的馄饨皮包裹着粉红鲜亮的肉糜,轻咬一口,生嫩弹牙。好吃!不只是谁赞了一声, 紧接着店里便只剩下瓷勺碰壁的叮咚声。一碗馄饨下肚, 犹觉不足, 再喝上一口碗里剩下的汤,只感觉五脏六腑都热了起来,浑身舒泰,额上微微生汗。吃完的食客,没有一个不满意的,个个都面带笑容。宋昌永一面收钱,一面送食客出去。宋红玉则赶紧收拾桌子,好让下一波客人入座。随着天越来越亮,进店的客人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宋昌永和宋红玉兄妹俩在前面忙的脚不沾地,初心在后厨也差不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