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带着月月赶回家,吃了午饭后,赶过去大学附近摆摊。等凉菜卖完回到家,月月去午休,初心则开始做纸杯蛋糕坯。等月月睡醒,母女俩又一起出去卖奶油纸杯蛋糕。晚上做饭的时候,初心顺便把牛肉煮上,到睡觉前,差不多也煮好了。这时候把卤好的牛肉,放在卤水里浸泡一晚上,味道会更好一些。初心每天都很充实,这也导致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好好看书了。摆摊这几年,初心的存折里也有一笔不小的积蓄。不过要想在京市买房子,还是有些困难的。初心本来就打算,等月月上学以后,就租两个门店。一个专门卖卤菜和凉菜,另一个专门卖点心和纸杯蛋糕。这个门店不用多大,她不做堂食,所以几平方大小就足够了。租门店这事,初心还是拜托的房东张大姐,让她帮忙牵线搭桥。张大姐认识的人多,没两天就给她打定清楚了。地址就离四合院不远,就在大学城拐角后面的那条巷子里。别看是小巷子,但一条路过去,都是做小生意的,所以来这儿的客人也多,也方便她卖吃食。初心选择在这条巷子开卤菜店,租好房子后,办完开店手续,简单挂了个招牌后,就准备营业。店里卤菜,除了比较费时的,都头天做,其他都是每天早上现做,放进冰箱保鲜储藏。初心没打算招人,她在店招牌下写了开店时间。每天固定十一点半到一点钟,其他时间都关门。正式开店之前,初心跟大学那边的老顾客们,都说了一声,以后不再过来摆摊。大学生们问了卤菜店地址,知道隔得不远,便每天绕过去买。别看卤菜店每天只开门两个小时,店里从来没剩下过东西,基本上当天做的,当天就卖完了。*京市某职业技术学院门口,郑阿芳跟同学约好出去吃饭。俩人熟门熟路来到学校附近的饭馆,等菜的功夫,同学见郑阿芳又在发呆,就知道她又在想她妹妹的事情了。“京市这么大,你又不知道你妹妹住哪儿,想找到人,就跟大海捞针差不多。”郑阿芳神情低落,“我知道,只是我都三年没见她,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同学跟郑阿芳是一个宿舍的,只知道郑阿芳有个妹妹在京市,三年都没回去。具体为什么不回家,也不让家里人知道现在的住址,就不清楚了。“这种事只能随缘了,反正你妹妹每年都寄信回去报平安,等她哪天想通了,自然就出现了,你现在这样天天愁,难道就能把你妹妹愁出来不成?”服务员端菜上来,同学给郑阿芳递了双筷子,“别想了,赶紧吃饭,下午还有课呢。”初心并不知道郑阿芳来京市上大学的事情,对郑家那边她一直都是采取单方面联系。不过初心大概能猜到,郑阿芳有可能考上了大学,所以这两年过年,她给郑阿芳寄了不少好看的衣服。郑小龙因为这事,没少在家里发牢骚,说初心各种不好的话。郑爸很少在这方面管教郑小龙,郑妈倒有心想让儿子对姐姐放尊重些,但又不舍的说太重的话。只有郑阿芳在家的时候,还会教训教训弟弟。等她出来上学,郑小龙在家就没人能管了。郑家的事情初心并不清楚,她此时正忙着给月月找学前辅导班。本地的一些孩子,刚一岁多点,就被父母送去了幼儿园。虽然幼儿园的招生标准是三到六岁的孩子,但有些幼儿园开设了早托班,最小18个月就可以入学。这样的幼儿园,大多都是公立的,私立的也有,只是价格上就有些偏贵。初心还打算攒钱买一套房子,把户口落在京市,这样一来,以后月月读书的问题,也能解决了。所以初心现在是能省则省,有那上私立幼儿园的钱,不如攒下来,先争取把房子买了。这几年京市的房价一直涨的很快,初心记得她刚来京市的时候,附近的房价才八千一平,现在过去三年,却已经涨到了一万一。她算了算自己的每月收入,卤菜店一天的营业额,满打满算也就七八百块钱。一个月下来,刨除门店房租,四合院的房租,和母女俩人的生活费,月月的舞蹈班和学前辅导班的费用,顶多也就剩个一万七八。按照这ᴶˢᴳᴮᴮ个速度,最快也得后年,初心才能勉强买得起一套五六十平的两居室。这还是在初心不大手大脚花钱的前提下,同时还要保证卤菜店的生意,始终都这么好。给月月找到学前辅导班后,初心就开始准备把蛋糕店给开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