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在城里待了这么久,虽然一次都没提过抱石村的事,但心里却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挨过的打,受过的罪。看着王英沉默下来的样子,王元宝有些不忍心,摸着她的头说,“阿英莫怕,你如今是咱们王家人,跟抱石村可没有关系。”王英点点头,勉强笑了笑,“谢谢爹。”初心冲王英招了招手,等她到跟前,变戏法似的给她塞了一颗糖。王英瞪大着眼睛,像是好奇初心是从哪儿变出来的。初心摸了摸她越发柔顺的头发,笑着说,“你要实在不愿去,就跟你爹在家看家吧。”“娘,路这么远,您一个背那么多豆子行吗?还是您跟阿英留在家,我下乡去吧。”这些日子王元宝改变不少,干活也主动了很多。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养了王英以后,王元宝才体会到爹娘养他的不容易。王英见初心跟王元宝推让着,想了想说,“阿英不怕,阿英想跟着爹爹和奶奶一起去乡下。”虽然王英潜意识还有些惧怕抱石村的前后娘,可她现在已经不是抱石村人,她现在姓王,叫王英,是梓州城花枝巷王元宝的女儿。次日一家三口收拾好,推上独轮车出了城。这回初心打算多收一些,所以推上了独轮车,比人背要省力不说,还能让王英坐在上头。抱石村是最远的,所以也是他们的第一站。时隔半个月,抱石村的乡亲们看见王英,都有些不敢认。这还是二牛家那个干瘦寡言的大丫吗?初心的手艺好,加上舍得吃,所以家里的伙食水平比其他人家都要丰盛。王英吃得好,身上自然就涨了点肉,加上皮肤变白了一些,脸上也能看出血色了。家里也没有过小孩,所以也没有什么旧衣裳。王英穿的都是裁了新布料,现做的新衣裳。王元宝疼女儿,时不时就带一两块花头绳回来,碰见货郎上门,还会给王英买头花。这次下乡,王元宝特地把王英往好了打扮,就是想让卖掉王英的人家看看,他们不稀罕的丫头,在他们家可是宝呢。初心从村口一路进去,收了十多家的豆子。村里人得知初心往后不再来抱石村收,一个个都认为是二牛一家卖女儿的行为,惹得初心不高兴了。没看见大丫到了人家后,被宝贝成什么了。乡亲们心中气愤不已,当着初心一家的面,谴责起二牛一家,又夸王英乖巧懂事。碰到这样的人家,初心便告诉他们,若来年还有黄豆,可以晒干挑好的,直接送进城南花枝巷,送多少她都收。听了这个保证,乡亲们才松了口气。毕竟卖黄豆一向是家里少有的银钱进项,要是陡然少了一遭,还不知从哪里能填补上来。初心在抱石村一共收了一百多斤黄豆,为了不让王英触景生情,初心跟王元宝母子也是避着二牛一家的那块地走。从抱石村出来后,又接连去了附近的几个村子,拢共收了二三百斤的黄豆。回到城里时,天已经擦黑了。日子有条不紊的过着,眼看快到八月十五,初心也是早早准备了过中秋的东西。到了十四这日,初心也是自己做了一些豆沙月饼。本地的特产月饼是五仁的,香是香,但初心吃不大惯。晚上一家人做完豆腐,正打算歇下,门口却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初心刚披上衣服出来,王元宝已经到了院子里。门一打开,就听到王元宝惊讶的声音,“二姐,你怎么来了。”作者有话说:第81章 子孙满堂王元慧是原主的二女儿, 比王元宝要大七岁。十年前被原主丈夫嫁到了数百里外的禹州,因隔得远,平常只有过年的时候, 才会带着丈夫孩子上门。这会儿才八月, 所以王元宝才会觉得诧异。“二姐,这是小娟?”王元宝见王元慧抱着个孩子, 以为是自己的小外甥女。王元慧脸色有些不好, 估计是舟车劳顿,没有休息好。“娘睡了吗?我找娘有事。”“应该还没睡,先进来吧。”王元宝把王元慧ᴶˢᴳᴮᴮ迎进门, 然后插上门栓,回头的时候, 王元慧已经进屋了。“娘。”王元慧看到堂屋里披衣服站着的初心, 话刚出口, 声音便哽咽起来。初心皱了皱眉, “怎么了, 又有谁给你委屈受了?”原主的丈夫是做跑商的, 所以天南海北的人都认识。王元慧的婆家就是原主丈夫跑商时认识的人,对方家中是开茶铺的, 王元慧的丈夫是家中老二,人倒是实诚本分, 公公也是个厚道人,唯独那个婆婆,有些偏心眼,还特别的重男轻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