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抽了个时间, 让孩子们见了一面。地点就选在城外卧安寺, 初心带着四个孙女和小曾孙一同出来上香拜佛,郑家也是用同样的借口, 两家在寺庙后山偶遇。从寺庙回去后,郑家就开始请媒人上门正式提亲。中间流成走了两三个月, 最后把婚期定在了次年六月。郑家那边急着抱孙子,本来想把日子定在年底,被初心用舍不得孙女的借口,多留了半年。定下婚期后, 王兰就很少去店里帮忙, 专心在家做针线。嫁妆的问题, 初心很早就跟王元宝商议过。家里四个孩子,除了她们母子俩养老的那一份外,剩下的东西姐妹四个平分。不管是招赘留在家里的王英,还是外加王兰,亦或者年纪尚小的王意和王珍,都是同样的待遇,谁也比谁多,谁也不比谁少。夜市街那边的店,在王英成婚后就记到了她名下,店里生意是亏是赚,都是王英自己料理。考虑王兰嫁到了县城,初心便做主在县城买了一个铺子,经营ᴶˢᴳᴮᴮ布匹生意。等王兰嫁过去后,想改做别的生意也行,反正是她自己的嫁妆,由她自己做主。今年过年,大家都格外珍惜。这是王兰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个年了。年后开春,王秉安已经会到处爬了。王英和木生夫妻俩各忙各的事情,王秉安多数时候都是初心在带。有时候王元宝回来的早,就背着孙子满院子跑。等王秉安学会说话的时候,王兰的婚期也到了。提前两天,家里面边张灯结彩装扮起来。郑家的花轿从县城那边一早赶过来,到花枝巷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宾客都在院中喝喜酒,听到新郎官郑成到门口了,一个个围过去看热闹。水生和王意、王珍三人堵着门,非让郑成许诺了一堆誓言,才把人放进门。众人笑笑闹闹,看着新娘子出来。王兰穿着喜服,头戴龙凤呈祥盖头,被王英扶了出来。拜别初心和王元宝的时候,王兰磕头磕的十分实诚,抬起头时,灰色的石砖已经被泪水洇湿。王兰来到王家的时候,已经开始记事,所以她知道自己有亲爹亲娘。只是亲爹亲娘把她送了人,是二伯娘好心把她送到了王家,才让她过上了这十几年的好日子。众人依依不舍的看着郑成把王兰牵出去,送进花轿。听着外面吹吹打打,鞭炮齐鸣,一家子的眼眶都湿润了。喜酒还要继续吃,客人们一直吃到半下午才散场。到了晚上,则是家里人一起吃饭。平时都是整整齐齐一家人,陡然少了一个,总归是不大习惯的。木生见大家情绪都有些不高,便抱过儿子王秉安,逗着他闹了一场笑话,才让大伙心情好了一点。好在王兰嫁的不远,想见一面也容易,当天就能来回。三天后回门,王兰和郑成新婚夫妻俩坐着马车回来,下车的时候郑成回头扶着王兰。可以看出来,小夫妻俩目前相处还不错。郑成知道王兰舍不得家里人,所以回门这天跟她在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才启程回去。八月里,王英再次有孕。跟怀王秉安不同,这一胎反应极大,吃什么吐什么,短短一个月里,人都瘦了一圈儿。初心也是想法子,做各种花样,去给王英补身体。这种反应一直到两个月后,王英怀孕四个月的时候,才有所好转。刚好王兰过来给王英送家里田庄上产的瓜果,看见王英在吃腌渍的酸梅,也跟着吃了一些。王兰自己没觉得,跟王英许久没见,自然有许多话要说。王英却一直观察妹妹,本来想从脸色神情来看看妹妹过的好不好,没想到发现妹妹吃酸梅比她吃的还要多久。她是生养过的人,一下子就察觉出来。正好王意进来送水,王英就让她去请大夫。王兰和王意姐妹俩都担忧的看向王英,“大姐,你又哪儿不舒服了?”王英笑说自己没事,“请个大夫给你二姐看看,说不准明年你又要多两个外甥了。”王意眼睛一下子就盯到了王兰的肚子上,然后忙不迭的跑了出去。王兰摸着肚子,有些不敢相信。过了一会儿,大夫被请到家里,给姐妹两个都把了脉。“这位夫人怀孕已有两个多月,身体康健,没什么问题。”王兰惊喜不已,恨不得现在就告诉郑成。王英也一样,吃得好,休息的好,又没有什么烦心事,自然胎养得好。王英打趣道,“等会儿妹夫回来,我可得找她要喜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