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点头,“若如你所言,这折子弘晖功劳不小,不错,不错。”“至于乌希哈,”四爷拜下,笃定道,“若无她便无‘牛痘’。”被点名的乌希哈不知道该说什么,忙跟着四爷一起再叩头。旁观的张太医也跪下道:“启禀圣上,微臣斗胆进言,臣以为乌希哈格格功不可没,那古籍并非医书,而是一册杂记,也未明言‘牛痘乃预防天花之法’,若非小格格目光如炬、灵敏多思,怕是再过数十年,都无人发觉啊!”所谓的“古籍”,现下也放在了康熙的桌案上。只有乌希哈知道,这是四爷伪造的。康熙翻到那页记载,上面写的确实只是笔者的见闻与猜测,许是只有乌希哈这等稚龄小童,才会异想天开。加之凑上四爷这个宠女的阿玛,几番巧合,造就不世之功。康熙放下折子,站起身,俯视着四爷,“此事甚大,谅你不敢妄言。朕本想在宴上直接询问嘉奖与你,但你奏上所言‘此乃天下万民归心之事,当以皇父与大清之名行之,非区区宗室臣子敢受也’,此言大善,至诚至孝,朕方才压下不提,另行召见。”乌希哈和弘晖不由看向四爷。他们都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一出。但转念一想,这确实是四爷一贯的行事风格。乌希哈一口气还没出完,听康熙突然厉声直呼四爷名字ᴶˢᴳᴮᴮ:“爱新觉罗·胤禛!”四爷叩首,“儿臣在。”乌希哈和弘晖都被吓得哆嗦了下,齐齐跪下拜倒。康熙目光凌厉,质问道:“你若真一心奉君,为何不秘密奏上,要仅以此折为寿礼,博人眼球,殊不知旁人如何取笑你糊涂透顶,哗众取宠。”“你就不怕丢了自己的脸,丢了朕的脸面吗?!”“儿臣、儿臣……”四爷猛地抬头,眼眶泛红,“儿臣此前因私事与八弟十四弟生出龃龉,令皇阿玛失望,有愧皇恩,日夜难寐。”“儿臣也想再得兄弟朝臣侧目,得君父看重。”换句话说就是虚荣心作祟。有点好笑,但更真实。乌希哈从四爷的声音中听出了几分委屈,竟像是被抢了糖的孩童向父亲哭诉撒娇。她一时分辨不清这是四爷的话术,还是他的真实情绪。但是康熙明显是信了。不仅信了,还被触动了一腔慈父心。他绕过桌案,亲手将四爷扶起,“好,好,你一直是朕的好儿子,不枉表妹养育你一场。”提及已逝的养母佟皇后,四爷眼中亦泛起水光,“儿臣只望不负她所期,于大清社稷有功。”康熙又连声说好。“过去的事,不必再提,”康熙沉声,“朕明日便传召太医院,再行验证‘牛痘’之法。朕非不信你,然兹事体大,须得保万全。”四爷点头,甚至建议,“此法新奇,原理操作却并不复杂,皇阿玛可寻张太医以外之人,多方印证,再无疏漏。”默默围观了一出“父子情深”的张太医出声附议。“便依你所言,”康熙拍着四爷的肩膀,直接允诺,“试验成功之日,你便是我大清雍亲王!”四爷跪下,高声道:“儿臣叩谢皇阿玛天恩!”弘晖慢一拍,带着呆愣的乌希哈跟着谢恩。乌希哈正用自己不太聪明的脑袋思考着四爷的种种算计。若是在寿宴上直接甩出了“牛痘”大招,固然出尽风头,风光一时,必遭其他皇子的嫉恨。事成之后,要是旁人在民间传扬四爷名声,不管是有心无心,好意歹意,都少不得遭上位者忌讳。不说康熙,现在太子还在呢!但如今绕了个弯,康熙自然能以自己名义将“牛痘”公开并推广。而在万寿上“出糗”的四爷,不仅没被康熙斥责厌恶,反倒得封亲王,重获圣宠,今日宴上之人,哪个不会猜到这是四爷的手笔。然而康熙不明言,谁敢往外传一句话,说康熙占了儿子的功?四爷甩脱了有风险的“名声”,换来了康熙的信任和实实在在的爵位,可以说是以退为进,稳赚不赔。勉强想通这几层,乌希哈在心中连连感慨。不愧是要当皇帝的人!这不,亲王之位安安稳稳地到手了!当然康熙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让人提心吊胆,刚才乌希哈差点以为四爷弄巧成拙、要被惩罚了。她还在回味呢,突然整个人凌空而起。一回神,对上康熙放大的脸。乌希哈第一反应,还真有好多麻子!“你是叫乌希哈是不是?”康熙今晚心情大好,难得抱孙辈,“你阿玛和张太医都说,你功劳最大,可有什么想要的,皇玛法都赏给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