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1 / 1)

('敦多布多尔济瓮声瓮气地反驳:“你乱说什么呢,喀尔喀部才是恪靖的家。”“我当然会回来,我喜欢喀尔喀部,”恪靖爽朗一笑,摸了摸小丫头的脸,又为丈夫拂去肩头的尘土,“这虽比不上京城繁华,但比紫禁城要快活多了!”她喜欢草原,喜欢这里自由的风和淳朴的牧民。她也喜欢眼前这个成婚十四年,还每天早晨都会采束野花放在她床头的蒙古汉子。……科尔沁西南,温恪公主陵。一个苍老的仆妇轻抚着石碑上的刻痕,浑浊的双眼不住落泪,口中呐呐有声。“……您放心,两个小格格都好好儿的。”“您在那边碰上敦恪公主了么?你们姐妹从小最亲,有个伴也好。”“……皇上来了,您的十三哥也来了。”“奶娘要为您去陈情了。”“要是再早两年、再早两年……”……“主子,皇上要见您呢!”“好,好,只要朝廷还记得我们,日子总不会那么难熬的。”……“公主……”“格格……”“额赫……”“世子……”“皇上召见!”“皇上召见!!”……被宠爱的,被苛待的。被尊敬的,被漠视的。风华正茂的,鬓角染霜的。仍存于世的,已然消逝的。——远嫁他乡的女儿们啊,今可来归否?作者有话说:注:罗刹就是当时的俄罗斯。PS:昨天有小天使说觉得康熙不会这样,给大家列一下乌林珠提到的几个抚蒙公主的生平——皇五女端静公主,1674-1710,时年37岁,出嫁18年;皇十女纯悫公主,1685-1710,时年25岁,出嫁4年;皇十三女温恪公主,1687-1709,时年23岁,出嫁3年;皇十五女敦恪公主,1691-1710,时年19岁,出嫁1年。活着的三个抚蒙公主其中一个还是养女。温恪难产而死,康熙收到消息后批复:公主乃已嫁之女,为彼令朕做何事?这些都是史实,不是我编的。很早以前有部历史大剧《康熙王朝》,虽然不严格按照正史,但也是口碑好剧没有说魔改的。里面的蓝齐儿格格就是借鉴了部分公主,康熙拆散了她和意中人(之前还默许),把她嫁给噶尔丹,然后又让老大杀了她丈夫。我不知道你们以为的康熙是怎么样的,但我觉得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君主,为了江山,他对儿子都狠,别说女儿,更别说孙女。不是说封建君主没有亲情,只不过他们更看重政治利益。乌林珠原型老大长女,之前提过的,1688-1711(文中这一年),时年24岁。我让她晚死两个月,等来了新生。第59章 偶像了又五日后。四爷天未亮就起了。这几日他忙着筹备归宁宴, 日日早出晚归,四处奔波。场地布置、宴饮安排都是小事,寻访旧人、联络接待才是大头。满蒙联姻始于入关前, 满族贵女的足迹与血脉几乎遍布整个蒙古草原,其中更牵扯到数不清的利害关系。ᴶˢᴳᴮᴮ每到一个,无论是公主格格本人、还是其后代或旧仆, 四爷必亲拜访或接见, 并视具体情况, 引其先行私下拜见康熙。但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借着这个机会, 四爷几乎摸清了蒙古大小部族的势力分布,结下许多善缘,还打探到了某些隐秘的消息。他得到了此行塞外最大的收获。太子和诚亲王背地里没少眼红摔杯子。四爷刚洗漱好换完衣,帐帘被掀起一个小口, 探进来两个毛茸茸的脑袋。“阿玛我来啦!”“嗷呜!”乌希哈带着大白来报到。四爷失笑,冲她招手,得到了女儿的小炮弹般的投怀送抱, “你怎么不多睡会。”乌希哈精神奕奕, “我不困!”四爷牵着乌希哈的小手走出营帐。“阿玛,今天是不是就要开宴了?”路上,乌希哈期待地问, “还有公主格格们没到吗?”这场归宁宴由乌希哈而起, 除了可能涉及朝政机密的事, 四爷在她的央求下,大部分时间都把她带在身边,让她偶尔跑个小腿, 带个话, 长长见识。想到自己正在为抚蒙格格们尽绵薄之力, 乌希哈每天都活力满满。她不仅没给四爷添过乱,她身边跟着的大白,还凭着“祥瑞”之名,让四爷在信仰长生天的草原人面前,得到更多的重视。“你六姑姑嫁到喀尔喀部,离得最远,除了她,其他人都到了。”乌希哈好奇,“喀尔喀部,那不是策棱大人和成衮扎布他们家么?”四爷答道:“喀尔喀也有许多大小部族,恪靖嫁的是另一支。” ', ' ')

最新小说: 唐末狂人录 我靠种田飞升了[穿书] 干掉死去的白月光 救赎虫族商界奇才的雌君 大山(年代 兄妹1v1) 瓦莱里娅 奸臣为后 魔王大人是魅魔 被非人类偏爱了 被联盟战神拯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