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有豆腐乳、豆腐、豆浆、豆花,还有子瑜等人心心念念的酱油。豆腐店的隔壁,还开了一家面馆。热腾腾的骨头汤,香喷喷的肉沫馅料,窝上一个鸡蛋,再加两片青菜或撒一把豆芽,虽然简单,却是油水充足,美味可口。在面馆后,还支着一间烙饼铺子和浆水铺子。这浆水铺可不一般,阶梯样式的架子上,摆放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长颈玻璃瓶,瓶内装的是甜麦酒。往瓶子里插一根玻璃吸管,吧嗒吧嗒就能吸上来一大口。更让人感觉奢侈的是,架子旁还放了一缸子的冰,厚厚的布墩盖在冰上,要不是售货人员揭开,他们都发现不了。想象一下,在这炎热的夏季,若是能用这样精美的瓶子,喝上这么一口冰爽的麦酒,啧啧啧……不能想了,子瑜等人已经忍不住口水泛滥。一路行来,到了这里,众人便再挪不动脚。街后还有专开的旅馆用于住宿,本来徐月兄妹三人要先带同学们去把房间开好,再出来吃东西。但现在看这几人已经自发迈步走进面馆,只好先跟着众人把肚皮填饱再说。那冰麦酒几人猜到价格肯定十分美丽,是以决定还是先进面馆探探价格再说。虽然徐家兄妹这三个小主人就在这里,但几人显然已经被这接二连三的新奇事物给弄忘了。面馆里也立了牌子,这庄上处处都爱立牌子,你看一眼牌子,大概就能知道那家店或是那处地方是干嘛的。面馆牌子上写的自然是面的价格,众人都是识字的,伯亚指着牌子念道:“清汤挂面10筹一碗,加鸡肉6筹,加鸭肉8筹,加猪肉10筹,素菜免费……”“这筹,指的是何物?”几人茫然看向徐家兄妹三人,像是才想起来这还有三个原住民一样。徐大郎懒得答话,店里卖面的庄民认识他,唤了声大少爷,又去给众人端来凉白开和杯碗,徐大郎倒水就喝,似乎渴级了,咕噜就是两大碗。徐二娘已经往卖浆水那去了,从书袋里熟练抽出两根红签,售货员就揭开布墩,从缸子里掏出一个冰玻璃瓶,往里倒了两杯麦酒,插上一根洗干净稻杆递给她。“怎么不是那个透明似琉璃的管子?”有同学疑惑问。难不成架子上的都是摆设?徐月解释道:“麦秆一次性的,用完就扔,干净卫生,而那玻璃吸管是要买了才能私用的,我姊姊没买,只是借那个玻璃瓶装酒,喝完还得还给售货员的。”说完,又继续解释自家庄上要用的筹,“为了使用方便,我们这边用木筹代替钱布。”“一钱换一根青筹,十钱换一根红筹,一百钱就换一根紫筹。”“今天是我邀大家来的,就由我请客吧,要吃什么你们随便点。”徐月大方说道。紧接着瞥见伯亚和子瑜的眼睛瞥到隔壁浆水摊子上,抢先答道:“那个不算,那个我可请不起,一瓶二十钱,我阿娘还没给我那么多零花。”众人看她这急切的可怜模样,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忙道:“小师弟你不用怕,师兄就只要你请一碗猪肉面。”徐月一算,猪肉哨子加上面,也是二十钱了!不过话都放出去了,只能拍胸脯应下。毕竟,她又不是真靠阿爹阿娘给零花的小屁孩。徐月让店员给伯亚等人上猪肉面,又给其余十几个随从一人点了一碗清汤面,一下子,就去了她几百私房钱。随从们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份,惊喜之余,又忍不住暗暗感慨徐家阔绰。他们原以为,自己能有两块烙饼吃就不错了,没想到还能吃上这个一看就十分好吃的面条。待面端上,十几人蹲在店门口呼噜呼噜吃得一脸满足,边吃边谢徐小郎。只是徐二娘那一瓶冰镇麦酒,实在把子瑜等人馋得不行,面还没吃,就催促随从忙去指定地点换筹子。于是,一行青年小伙便都坐在店内,一口冰镇麦酒,一口热汤面的吃得满条街都是诱人香气。第201章 老百姓的衣服酒足饭饱,一众学生们坐在店门口纳凉的长凳上还不舍得走,纷纷朝徐月兄妹三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原来你们在家里过得都是这样神仙的日子,可真真是羡煞我了!”伯亚拍着徐大郎的肩膀感慨道。难得少年没有一巴掌将他挥开,而是摇头答道:“家里集市今天才开放,我们以前也没这样。”可即便如此,也足够让伯亚众人羡慕的了。“这面汤,实实在在是美味,就是贵了些,不然我日日都叫我家随从过来给我买回去吃。”伯亚一本正经的算着路程,“左右来回快马不过半个多时辰,哦对了,进你们徐家庄还得先沐浴,怕是耽搁下来得一个时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