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格和东海一起进官学说了不再读书的事,又在官学借了桌子,写了欠条给东海。官学的教习看得很感慨,不过他们大约是见得多了,没多说什么,只道在家也不要懈怠了读书。玉格拱手谢过了教习的教导,看着东海进了学房,转身往外走去。五姐儿和六姐儿手牵手站在外头等着,被来往的官学生看得有些不自在,看到玉格,脸上的表情才生动活泼起来,“现在去买东西了?”第15章虽然昨日跑的都是大地方,但三人心里多少有谱儿了。她们主要要买牛乳、玉米淀粉、面粉、白砂糖、鸡蛋、油、煤炭这七样。其中最主要材料是牛乳,牛乳是比较贵重的食材,且受游牧民族喜欢,有不少王公贵族特特在城外圈了地做牧场,所以在旗人居住的内城要好买得多。三人在西四牌楼的羊角灯胡同和马市问了一圈,比着价挑着货,在马市里的一家乳品铺子买了三斤牛奶。由于没带家伙什儿,又花了六十文钱买了个带盖的水桶。五姐儿双手提着水桶,六姐儿跟在她旁边,伸着双手虚虚护着,嘴里嘶嘶抽气,只这一罐,就花了她们三百文钱。“早知道从家里带个罐子好了。”六姐儿还在懊恼。但家里的罐子都是装着东西的,就是能腾出来,怕窜味儿,也得先洗洗涮涮才能用。玉格只看着五姐儿道:“水桶本来就重,加上牛乳就更重了,要么你和六姐儿先回家,别的我去买。”五姐儿双手提着水桶,只摇头。六姐儿道:“不行,你要是被拐子拐走了怎么办?”玉格又道:“那我们轮着提。”六姐儿也不答应,“不行,你要数钱呢。”三人一起到阜成门买煤炭,路上买了玉米淀粉、面粉、白糖和菜油、鸡蛋。玉米淀粉六文钱一斤,面粉七文钱一斤、白糖四十文一斤,菜油五十文一斤,她们各买了一斤,鸡蛋两文钱一个,买了五个。还顺带花了八十文,买了四个大长托盘当模具用。等到阜成门的时候,六姐儿手上就拿满了。阜成门煤商运进城的煤黑亮齐整,一块重二斤十二两,卖三文钱,但昨日她们看到旁边的胡同里有卖碎煤的,三斤只要两文钱。玉格要了六斤碎煤,自己拎着。这回三人无论如何也得先回家一趟。因为怕牛乳洒了,三人本身就走得很慢,等三人手里都拿满东西后,要走走歇歇,就走得更慢了,等三人提着东西走到家,已经过了午饭的时辰。大姐儿上前给她们开了门,见她们拎着这么多东西,大大吃了一惊,“怎么买了这么多?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说着上前接过玉格手里的煤炭。六姐儿口干舌燥的摇头,她这会儿累得说不出话来。二姐儿和三姐儿几个听见声音,赶忙出来帮着接东西,“怎么买了这么多?”五姐儿和六姐儿手里一空,软软的就要倒下去,四姐儿连忙拉住她们两个。玉格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看了一圈,没看见陈氏,边跟着她们往里走,边问道:“额娘呢?”金姐儿也不在。大姐儿回道:“额娘带着金姐儿去收衣服了?”玉格轻轻扬眉,大姐儿解释道:“帮人家洗衣服,寒冬腊月里好些人家都不愿意洗衣服。”原来如此。大姐儿又问:“玉格儿,你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二姐儿给三人倒了水,对大姐儿劝道:“一会儿再问吧,让他们歇歇,瞧瞧,都累得不轻。”五姐儿和六姐儿早就没有行状,手脚瘫软的倒在炕上,六姐儿爬起来喝了水,不住口的说:“累死我了,累死了!”喝完又躺下了。五姐儿只喘着粗气摇头,连水也不想坐起来喝。大姐儿几个瞧着心疼得不行,也顾不上问了,翻起五姐儿和六姐儿的袖口裤脚瞧了瞧,替她们揉捏着舒缓。玉格平缓了呼吸,端起水,手颤了颤,喝了几口,缓过劲来,对大姐儿解释道:“我在书上看到一样吃食,想做出来,趁明日冬至,出去试试。”大姐儿有些犹豫,“可是阿玛说了……”“大姐,”玉格截过话道:“依阿玛的法子,你的嫁妆怎么办?二姐的亲事怎么办?如今家里连夜里的炕火都停了,若有人冻病了怎么办?”这样的日子,还不是忍一两个月、一两年,而是一百八十多年,就这,还得求着钱庄的人给他们面子才行。三姐儿和四姐儿都看向大姐儿,二姐儿脸上的担心犹豫比大姐儿更甚,也只看向大姐儿,等她拿主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