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他的私库里除了些不好保存的古董字画,花瓶,木头摆件一类的东西,便什么也不剩了。他堂堂一个九五之尊,竟然要窘迫到如此地步!可偏偏戎族逼得紧,满朝的大臣们都指望着他,他只能掏这笔钱!于是,接下来几天,一车又一车的珠宝,玉器,铜钱,现银,黄金绢帛等珍贵物品,便在禁军的护送下一车又一车地送往城北。哪怕嘉佑帝已经搬空了私库,却依旧得不到百姓的谅解。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是大启的财富,如今却被败家窝囊皇帝全部搬给了与大启有世仇的戎族,谁能不痛心疾首。几乎每个人看到了都要向押送的队伍吐一口口水,再唾骂几句。押送的禁军士兵们也是憋屈极了,是他们不能打仗吗,是他们不愿意保家卫国流血牺牲吗?还不是怪皇帝昏聩,用那些贪官家族来修城墙,这才扯了他们后腿。这让他们那么多同袍都白白牺牲,还要遭受百姓的唾骂,这如何能不叫人意难平!许多人都不由自主想起了慎郡王。若是慎郡王在京城,大启和他们,绝不至于受此大辱。可慎郡王离得太远了,就算现在向慎郡王报信也来不及,这终究只是空想。不仅禁军士兵们这样想,就连朝廷许多官员,私底下也这么想。这些人里,有些是曾经的大皇子党,因为被李洵无情抛弃对大皇子很是痛恨。可随着大皇子在北疆取得越来越耀眼的成就,随着嘉佑帝对大皇子展现出越发明显的厌恶忌惮,他们心中的那股恨意便渐渐消了。很多人都理解了当初大皇子对他们的傲慢无情。他是为了保护他们,才和他们划清界限。为此,他不惜独自承受所有的怨愤!他们早就不恨了,却很遗憾,如此英明的主君他们不能继续追随,那些耀眼的功业也都不是他们辅佐完成的。还有一些则是朝中的中立派大臣,甚至是还有一部分边缘帝党。看着京中如今这形势,大家私下里相聚都忍不住要抱怨:“为何陛下不早日请慎郡王回京驰援?若慎郡王在,京城何至于此!““对啊,要是慎郡王在,就那些戎族蛮子,早就被打得落花流水了,还敢跟咱们大启要赔款,到地府去拿还差不多!”“慎郡王如此年轻有为,又是长子,立为太子也是名正言顺的,到底是有什么深仇大恨,非得要逼得人远走边疆!”当然也有明白人,叹息着道:“陛下年纪渐渐大了,越是年富力强英明有为的皇子,就越是受猜忌打压啊,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可陛下为了一己私心,宁可签订如此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也实在太过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嘉佑帝其实已经向慎郡王求援,且如今慎郡王人没来。嘉佑帝丢不起这个人到处去宣扬。更不能让戎族联军认为慎郡王真的不想管京城,以至于更加肆无忌惮。是以嘉佑帝为此又暗中遭了很多埋怨。只是,百姓们尚且可以痛骂皇帝,毕竟法不责众。身为大臣,他们却只能谨言慎行,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即使心中有不满,也只能埋在心里。*除了金银珠宝,一起被送到东戎西戎营地里的,还有六公主这位和亲公主。她被关在静安堂一个多月吃穿用度都大不如前,还没有自由,只觉得要被关得崩溃了。她想先服个软认个错,让嘉佑帝放她出去,可门口把手的侍卫跟聋了一样,根本不理会她,贴身照顾她的宫人也根本出不去,每日的吃食衣物都是外头人送进来的,就算想跟柔妃传个话也不可能。这一日,突然见勤政殿那边的人来,六公主还以为是来放她出去的,简直开心极了。可紧接着,她便听到了宫人宣布的由嘉佑帝亲自写下的,让她和亲的旨意。回过神来的六公主立刻大喊大叫着要往外冲:“不,我不要和亲,让我去见父皇!”勤政殿的女官冷着脸道让人把她拖回来,然后道:“陛下说了不见您,公主只管安心出嫁便是。”六公主自然是不肯相信,不断打骂着宫女们,试图要冲出去。正闹得不可开交,七皇子来了。“七弟!七弟你快叫人把他们拖下去砍了!她们假传圣旨,还冒犯我!”六公主满脸鼻涕眼泪,看到七皇子顿时像是看到了救星。七皇子看着她的眼神却格外冷:“六姐,圣旨是真的,如今西戎与东戎大军兵临城下,那彦图亲自点名要你,你必须去和亲。”六公主只觉得犹如晴天霹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