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1 / 1)

('官员们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啥?加官进爵,白银千两?刚才还把按察使给杀了。按察使啊!掌管一省的司法,朝廷正三品大员!这里除了布政使和巡抚比他大,其他的都是小弟。可皇帝不管啊,来了就挑个大的杀。这刚推出去不久,皇帝就变脸了,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话都给人如浴春风的感觉。这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啊!不过大家还是都松了一口气,小命总算是先保住了,不仅如此,若是做的好,还可以加官进爵白银千两。当然,做的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了。明眼人都会选。至于之前这粮食都已经运输到各个州府了,就是州府的官员们大概都扣了相当一部分下来了。眼下只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大概率上,第一批粮食有一部分至少能到灾民手中了。断然也不至于出现更大规模的灾情。接下来,就开始领任务了。西安府就在这里,崇祯亲自坐镇。延安府已经搞定了第一批的粮食,有英国公张维贤在那里。剩余的汉中府、平凉府、凤翔府、临洮府、河州、兴安州、秦州、邠州、灵州。这九个地方,都要派官员亲自过去,一个个核查。这事就太好办了。让谁去核查?派承宣布政司的官员们去就可以了。什么六品官的经历、七品官的都事、八品官的照磨、九品官的检校,这些平时在衙门里闲得蛋疼,品阶低的官员,都可以滚出去好好查查。至于西安府的民政,交给知府去处理便是了。这就四个人了。另外还有按察副使,按察佥事,都是提刑按察使司的人,平日里就是搞监察工作的。这就六个人了。另外,巡抚施凤来,左布政使都任,右布政使陈琦瑜,这三个人也都出去。这下九个人就齐了。另外,每个人都带着三百的骑兵精锐,以方便行事。这下皇帝给的权力已经足够大了。施凤来,都任和陈琦瑜这三人都是大官了,按理说陕西处理不了,他们是主要责任,都是要掉脑袋的,不需要再督促。其他人崇祯却是还给了额外的诱惑的。去查那些知府,谁查到知府处理灾情不利,谁就顶替那个知府。你看,六品官的经历、七品官的都事、八品官的照磨、九品官的检校,这四个官职,哪一个比正四品的知府大?按照正常的升迁流程,六品官升迁到四品,又送礼又送钱,那也得熬个好些年,要是不懂得送钱送礼,一辈子也就这么回事了。但现在机会在面前啊,只要敢干,知府的位置随时上。知府啊!掌管一个州府的民政的大吏!这么快升官发财,他不香吗?于是,这四人眼睛都发光了。另外按察使的两人,也觉得这事很香啊!再这么一看,皇帝也不是那么狠了,至少这给官的机会还是很痛快的嘛!于是,这六人带着找毛病的心态,带着皇帝的圣谕,到了分配到头上的州府。第56章 崇祯的题目事实证明,不是员工不愿意干活,而是激励方法不对。你得让员工知道,把活干好了,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个好处还不能是饼,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甚至他们十分了解十分向往的。就说谁把州府的赈灾情况查出来不合格,谁叫上位干。这还得了,肯定是地缝里找蚯蚓,挖地三尺都给你找出来。而且还带着皇帝圣谕和卫兵过去镇场子,这谁看到了不害怕?把西安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崇祯就开始干另外一件事了。什么事?想办法找秦王的茬儿。同样的查办宗室,福王是因为太有钱,崇祯想把他宰了拿钱。秦王就有些不一样了。秦王除了有钱有地,弄死后可以释放一大波粮食出来缓解灾情,他还罪大恶极。杀秦王,威慑更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秦王敢动赈灾粮食啊!你想想,宗室动赈灾粮食都被抄家灭门,你一个官员算个屁!其他官员你还有什么脸说话!但是要动秦王,也不能就这么杀,不然会引起其他宗室的反弹,比较麻烦。还是得借大臣的手来抹脖子,这是最稳妥的。这事也不着急,崇祯先吃顿饭。然后派人去顺天府办件事。什么事?把宋应星的红薯种子和土豆种子弄过来。陕西现在不是干旱么?红薯耐旱!红薯非常耐旱。这抗旱灾,得分几步来走。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