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人死亡速度开始增加,爬上云梯的人被长枪刺中坠下去。城头的怒吼声和呼喝声不绝入耳。崇祯只感觉一阵热血上头,老实说,他还是第一次参加古代的守城战争。以前在电视上看见过,现在看来,攻城战比电视里演的要血腥残忍太多了。不过电视上,那如暴雨一样的弓箭箭雨确实是被夸大了很多。真正战场上,弓箭射程大约一百五十米,有效射程一百米出头,哪有像电影里那么夸张。崇祯本来还满怀希望的,结果一看。行吧,看起来虽然没有电影里的气势,但射杀效果绝对不是吹的。下面的惨叫声不绝于耳。不多时,就死了一百多个人了,看起来尸体都铺了一小片了。但城门还没有轰开,连丝毫被轰开的迹象都没有。林丹汗一咬牙,又加了五百人上去,直接用一千人大规模的攻城。战鼓声越来越密集了,林丹汗目光中透露着残忍。和中原的守城不同,草原上没多少石头,城头更不可能出现用石头往下砸的。但是弓箭多啊。射箭对蒙古人来说和吃饭一样简单。密密麻麻的箭从上面飞落下来,收割生命。火枪手不断的射出火枪,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火药味。不停有人倒在地上死去。天慢慢黑下来,林丹汗的攻城也结束了,城池没有攻下来,自己死了近四百人!眼看攻不下来,天又要黑了,第一波攻城不得不结束,把所有人都撤回来。他开始肉疼了!如果不是城头那些该死的明军不停用火枪射击,今天攻城的难度也不会这么大!崇祯却想着,如果红夷大炮在这里,你丫的现在死的就不是四百人了,可能是一千人了!而且如果御林卫熟练的使用燧发枪,可能林丹汗死的人会更多。这下林丹汗越发着急,有明军的帮助,土默特部明显对守城的战术有了更好的理解。明军最擅长的就是守城。这一夜,林丹汗怎么都睡不着。就在昨天,他还在大同镇逍遥快活,觉得自己这次发大财了。明朝如果不给市赏,每隔几个月就去闹一次。结果现在林丹汗有些懵逼了。这局面他越来越看不懂了。当天夜里,林丹汗就派了一个使者,打算进去以谈判的名义摸摸底。经过今日的守城,城内士气大振。而且土默特部、内喀尔喀部,和明军的一顿配合,双方之间的一些隔阂也被打消了不少,甚至晚上还出现明军和这俩部落的人闲聊的场面。马祥麟悄悄跟崇祯说:陛下,鞑子永远是鞑子,不能跟鞑子走太近。崇祯是这样回答他的: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压制住,慢慢消灭,然后再把潜在的威胁逐个击破。马祥麟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听皇帝这意思,似乎有些复杂。反正他没有听懂,但就是觉得皇帝讲的很牛逼。顺义王连忙跑到:“陛下,林丹汗派使者来了。”崇祯一听,道:“朕就不见了。”他可不想让林丹汗知道大明天子在城内。“那小臣该如何?”“你就说要议和没问题,但你得跟大家伙商量商量。”顺义王听得一脸懵逼,可以议和?皇帝居然要议和?见顺义王似乎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崇祯道:“答应他议和,但拖延时间,总之城门就是不开。”顺义王这才明白了崇祯的意思。于是顺义王去接见了林丹汗的使者,林丹汗的使者在顺义王面前声泪俱下,表示当初的俺答汗(初代顺义王)也是成吉思汗的血脉,大家都是黄金家族的后裔,何必刀剑相向呢!切勿中了明朝人的奸计啊!顺义王表示他说的很有道理,关于议和的事情,要和大家商量一下,使者且暂时回去等等消息哈。得到这个回答,使者还是蛮高兴的,顺利出了城,回到营帐,把结果告诉给了林丹汗。林丹汗听后皱了皱眉头,现在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相信这个答复了。于是第二天,林丹汗还真没有攻城。第三天也没有,直到第四天,使者跑去城楼下表示要见顺义王。顺义王到城头见了一下使者,说道:使者,你再等两天,那些首领这两天病了,等他们病好了我就召集他们。使者脸色有些难看,心里道:难道我被卜失兔给耍了?为了回去不被林丹汗臭骂一顿,使者对林丹汗道:“大汗,卜失兔明日便给我们答复。”听到这个回答,林丹汗是相当的不满意,什么叫明天给答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