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1 / 1)

('大臣们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头。这好啊!这是好东西!见大臣们各个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崇祯知道自己的国企接下来肯定是赚钱的了。为什么大明的官员们知道香水会兴奋呢?原因很简单,大明的官员生活本身就很奢侈,别看他们工资低,但平时捞得可是各个流油。逢办事必收钱,这是大明官场的作风。北京和江南的达官贵人,私养妓女,挥霍无度,甚至龙阳之癖(搞基),司空见惯。香水这种东西,还没有推广到女人那里,这群饱读诗书的大老爷们儿就双眼放光了。不过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就算喜欢一件东西,那也不能直接表现出来。你看他们双眼发光,但面色自若。好了,崇祯今天的东西差不多介绍完了,还有其他的以后慢慢介绍。那重头戏该上演了。崇祯坐回去,道:“诸位爱卿都看完了,有什么感想?”阎鸣泰道:“回陛下,都是非常有用的东西。”其他大臣也都道:“确实比较实用。”虽然大明开国之初遵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玩法,但中期王阳明的心学大放光彩,格物致知的思想受到精英们的追捧,对实用的东西还是很欢迎的。这反而不需要崇祯更多的是解释说明。崇祯道:“好,既然诸位都觉得有用,朕打算将他们在我大明朝普及。”大臣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崇祯道:“徐爱卿。”“臣在!”“朕打算设置一个北京制造局,制造钟表、玻璃镜、香水,还有香皂,这个制造局先挂在工部。”“臣遵旨!”皇帝此话一出,大臣们都惊呆了。什么玩意儿?皇帝这真的是要做生意了?早就听说那个雅兰堂背后可能是皇帝,现在看来,绝对就是了!翰林院庶吉士刘之纶连忙出列道:“陛下,这是与民争利,恐有违圣道。”立刻又有姓胡的御史出列道:“陛下,程子(程颐,北宋大儒)曰,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唯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当是之时,天下之人,唯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贤之心也!”崇祯早就料到有人站出来说这种话。呵呵,你以为他们真的是不想做生意?扯淡!这朝堂上不少官员都是出身商贾世家,在大明朝,商人是可以参加科举的。见有人说出儒家圣训,立刻又有大臣出列,表示朝廷不应该与民争利,不然就会变成唯利是求。一旦朝廷变得唯利是求,天下人便会效仿,致使圣道崩坏,仁义沦丧,动摇社稷,祸乱国朝。你看看,丫的朝廷要做个生意,就上升到国朝灭亡的高度的。但他们自己做生意,就不存在唯利是求了。他们之所以反对崇祯做生意,很明显,就是想自己做。你以为最近在京师出现的雅兰堂的竞争对手是谁?这背后还不是牵扯到朝臣的相关利益。如此丰厚的利润,谁看到了不心动?崇祯立刻变脸了,阴沉道:“是程子说得算还是朕说得算?”那御史也不正面回答崇祯的话,而是侧面道:“圣人之道,乃治国之道,大明以仁义孝治天下,臣也是担心祖宗社稷安危。”“好一个担心祖宗社稷安危,既然如此,朕从今日宣布,以后大明朝的官员不准从商,除非辞官!杨所修,你给朕盯紧一点,哪个官员敢做生意,朕就让他滚蛋!”皇帝此话一出,不少官员脸瞬间脸色苍白,这一刻恨不得把那个御史给千刀万剐了!都是你多嘴!杨所修连忙出列:“臣遵旨!”杨所修最近弹劾勋贵,凶名正盛,多少勋贵被他整掉了脑袋,连当朝国丈都被贬为庶人,大家都对他非常忌惮。皇帝一说让他来监督,大臣们心都凉了半截。崇祯继续道:“圣人还说民贵君轻,朝廷以百姓为重,朝廷开商业,乃是盘活民间商贸,以低价将商品卖给老百姓,使老百姓衣食无忧,这才是朝廷的本分,以后少跟朕讨论与民争利,朕这是在恩泽万民!”御史还要继续说:“陛下!不能与民争利啊!一旦开了先例,必然会后患无穷!”“胡御史,你不就是想让朕对你廷杖么,好博得清名,为以后高升做准备,朕没说错吧?”第132章 开完国企开银行崇祯一句话便揭穿了这位胡御史的真实目的。大明朝的朝堂上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什么习惯?朝臣们以挨打为荣,来博得清名。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