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湖广省的官员有几个是无辜的?为何没有敢将屠家的事告到朝堂上来?为何李元起能做到户部尚书?为何当朝驸马敢侵占良田,私吞矿产!为何这种事到今天才浮现出来?”“你们都不敢说,朕就把话挑明白!”“因为全国上下,官官相护,腐败横行!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一个知县标价300两!一个知府标价2000两!一个巡抚标价8000两!”崇祯深吸一口气,道:“大明朝病了!遭殃的不是官员,也不是地主乡绅,遭殃的是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前些天,李元起案传到京师,有不少人给朕奏疏替李元起求情,求情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辽东战事,不宜在内部大动干戈,李元起毕竟是户部尚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荒唐!无耻!简直是枉读圣贤之书!辽东战事跟定罪李元起有什么联系?不要以为朕不知道那些人心里在想什么!”顿了顿,崇祯继续道:“杨所修统一辖制都察院,各省必须配置10人监察御史!吏部配合,所有不合格的监察御史,趁早滚蛋,免得朕哪天给了他们一刀!”杨所修立刻出列:“臣遵旨!”王永光也连忙道:“臣遵旨!”“新政督察司改成廉政督察府!任命李自成为第一任廉政督察府公府!”全然不顾大臣们的震惊,崇祯继续道:“廉政督察府直接向朕汇报,具有独立执法权,只要怀疑官员贪污,可以立刻核查!无论对方品阶多少,什么来历,什么身份!所有官员必须配合!”“都记好了。”一边的执笔太监方正化连忙道:“陛下放心,臣都记着。”“反贪分两点:一是执行!即执行大明反贪污法!”“立法院给朕把廉政督察府的反贪污法立定出来!”顾炎武出列道:“是!”“二是防贪!即对官员进行廉政教导!”“三是防止自我腐败!”“所以廉政督察府要设置三个地方部门,一是执行司,二是防贪司!三是廉政署!”“廉政署的所有人员保密,有权私下监督廉政督察府的所有人员!”“要是廉政督察府出了问题,朕就找廉政署的人!”皇帝这一套话说出来,大家内心已经震撼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还没完,崇祯继续道:“都给朕记下来,废六科,保留给事中,并入立法院,给事中有权质疑廉政督察公府的行为。”说完了,大殿内鸦雀无声。不少官员仔细梳理了一遍皇帝说的话,大致明白了皇帝的思路了。廉政督察府就是专门用来反贪的,而廉政署是为了保证廉政督察府的清廉的。立法院的给事中可以从外部监督廉政督察府,进一步保证廉政督察府的廉洁。但是,廉政督察府有执行权,有调查权,却没有监视权。很显然,监视权在都察院手中。不仅如此,立案权也不再廉政督察府手中。例如李自成查出湖广省的总督有问题,总督必须配合一切调查,不得干预,但证据呈报上来后,由都察院立案且监控。这样是防止滥权。这一套对权力的配置,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了。其实大明朝的司法监察权相对来说也比较完善了。例如都察院以前就有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而六科则有调查权。但是你看看,都察院这两年是个什么样子?新政推出后,都察院在地方上的监察御史不但不监察新政落地,反而上奏疏反对。六科还像点样子,但人太少。现在这套行政方面的司法系统要把它一步步搭建起来了,要依托新的体制来全方面反贪。为什么之前没有这样做?因为时机没有成熟。李自成也是今年才正式熟练起来,并且取得了成绩。而且都察院也是今年开始肃清,重新更换新的御史。崇祯最后又做了个补充:“廉政督察府的人不必科举出身!”第460章 建军节为什么说廉政督察府的人不必科举出身呢?大明朝的贪污起源之一是什么?是官官相护,进入官场就必须向官场规则妥协。廉政督察府的人是绝对不能从官场内部选的,有人的确会背叛自己的阶级,例如李岩,一个地主家的公子,一心帮助穷苦老百姓,被皇帝提拔做了河南布政使。但这种例子万中无一啊!一般人怎会背叛自己的阶级或者圈子呢?所以,这相当于是在整个大明朝的行政官员的脑袋上悬了一把剑。一个独立出来的司法部门,不是监察百官,不是考核,也不是监控、立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