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页(1 / 1)

('崇祯走过去,一把取下墙上的剑,拔出来,锋利的剑刃映照着寒光,将他的双眸映衬得冷光熠熠。他的声音锋利如刀:“一张嘴长在身上,平日里私下议论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胆敢公开聚集反抗!是在逼问朕手中剑利否!”“皇爷,奴婢倒是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你说!”“马上南方要秋收了,不宜大动干戈,以免影响粮食收成,民以食为天。而且蒙古一事未平定,若是南方再闹出大乱子,南北吃力,可能被朝中有心人利用钻空子。”崇祯看着外面,发了一会儿呆,才收期间,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咱们的王承恩也懂朝局了,不错,不错。”王承恩吓得连忙跪在地上:“皇爷饶命,奴婢也是跟着皇爷久了,耳濡目染,奴婢再也不敢乱说话了。”“起来,朕又没有怪你。”王承恩这才起身,但他刚才是真的感到害怕。“你说得没错,李元起案后,朕一直想动冯英,但现在不是时候,南方马上要秋收了,没有任何事情比粮食的事情更大,吃饭是大于天的事,大明朝的老百姓在这方面已经经不起折腾了!”“皇爷英明。”“但这群南方仕子太不像话,朕已经给东林七君子翻了案,已经让东林书院在那里继续待下去,他们是给脸不要脸!”大明朝啊!这个家确实不好当。别看现在银行正在顺利往前推,也别看边境暂时安宁了。但其实每往前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就说安南这个地方,非常排斥大明,视明朝为侵略者。但它是必须要被拿下的,安南是巨大的粮仓,也是大明执行南洋战略的前线阵地,是大航海战略很重要的一步。安南那是以后的事。现在南方的局势并不稳定,看来要加快调一个军过去镇场了。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等秋收一过,秋税征收后,就要拿出强硬的态度了。要不然,新农政想在东南推行下去?想都不用想。一旦将东南端了,南方其他省,都不足为虑了。无论是银行也好,军政也好,首先都是要保证土地改革的完成,要让农民尽快获得土地,把生产力解放出来。八月二十八日,大明日报头条:军队军官介绍八月二十九日,大明日报头条:军队军官介绍。八月三十日,大明日报头条:军队军官介绍。八月三十日,皇帝带领满朝文武大臣前往忠烈祠祭拜。一大早,街道两边就出现了许多人。街道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文武百官早已在大明门(皇宫的正门)前集结,今日文武百官全部身披朝服,按照级别整齐列队在大明门前。远处旌旗避空,皇帝御驾在所有人正中央。皇后周婉言身披凤袍,懿安皇后张嫣,皇贵妃田秀英,田妃,还有红娘,都在左右。不多时,身披铠甲的天雄军军帅卢象升带着天雄军天雄军的步伐整齐到横竖仿佛都有直尺比划过一样,一个个方阵,一排排士兵,动作都是一个模子雕刻的。这彰显了天雄军的军纪之严苛。行动力和战斗力才是最强的。最前面走过的是一队队骑兵,他们是天雄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师的精锐铁骑,号称天雄铁军。按照新军军制,每一个师有5000人,第一师和第二师原本有一万人,可现在走过来的却只有1000人!为什么?因为在辽河之战中,天雄军第一军第一师和第二师就是主力作战的两个师,伤亡人数达到9000之多,有很多伤员根本没有办法行动。即便是走过来的这些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伤,有的甚至只剩下一只胳膊。这些人是要退役了的,但崇祯依然让他们因为他们就是耀眼的英雄。崇祯要亲自对他们进行褒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尊敬英雄,才能强大。第471章 勋章,民心,未来正统历史上,明朝末年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年代。为什么这么说?难道是因为明朝末年真的人人贪生怕死,人人贪污腐败?还是明朝真的气数已尽?并非如此。就说正统历史上,明末还真有不少想做点实事的人,例如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人,再例如郑崇俭、熊文灿这些人。可为什么好端端的大明朝,却偏偏就这么亡了呢?王朝灭亡的前夕都有一个现象。什么现象?真正办事且有功劳的人得不到认可,甚至被排挤,被打压。而那些不干活,只知道搞人事斗争的人,却占据了重要位置,他们也不是没有真才实学,就是不用在正途上,一切都以自己的利益出发。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