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心里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十月二十日(农历),大雪。明军的粮食已经发完了,一队队明军一大早就出了城,还有一些身强力壮的民夫。他们是去砍柴的,现在太冷了,许多人都需要取火,否则不被饿死也要被冻死。还有一些明军和一些老百姓一起在堆房屋,条件很艰苦,有不少人手都冻肿了,但是大家却有说有笑。还有不少御林卫的士兵,在大同城找到了这一辈子的真爱。苦有也苦的乐趣啊!前方的墙壁上写着一句话:艰苦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皇帝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走在大街上的马士英,目之所及,看到了他以前从来没有见到的场景。蒙古人打来的时候,官员都跑了,大同镇的老百姓是绝望的。蒙古人没有打来的时候,也就是和平期,大同镇的老百姓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脸上也是麻木的。但现在,他看到的是热情,是活力。仿佛经历了这一次灾难后,大同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明现在的条件比过去更加艰苦,但这些人却比过去更加有激情。为什么?因为希望!因为许多人都对眼前的生活有了希望。这个希望来自哪里?来自代王府里的皇帝。自大同城收复后,皇帝就一直待在大同城,大明朝的京卫军从分发粮食、到一起搬砖修建仿佛,到出去砍柴打猎,全部都在做。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人们为什么对皇帝充满了希望?因为实际行动!因为皇帝正在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变眼前的困境。仅仅是口号,是没有办法真正激励大家的。人类因为行动而心怀希望,又因为心怀希望,而努力创造。他张凡是实干家,而不是空想主义者。就在大同城努力改变,努力将一切重新拨回正轨的时候,右路的明军尤世威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天天带着人到处乱窜。他在干什么?他还能干什么?当然是寻找万丹伟征的踪迹,寻找蒙古鞑子的踪迹。这一日,万丹伟征没找到,却在高阳城西边200里发现了另一队蒙古鞑子。一共一千多人。石吉阿木图正在抱怨这鬼天气,这几年,入冬一年比一年早。这十月下旬,已经有一种寒冬腊月的感觉了。不过让他们兴奋的是,总算进入了大同镇,接下来就是去抢东西,抢女人,能抢多少就抢多少。一边的手下不无担心问道:“阿木图将军,我们就这样进入大同镇,卓尔巴图台吉知道了会不会惩罚我们?”“你要清楚一件事,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旦我们在大同镇收获颇丰,回去后,他卓尔巴图也不敢说什么。”“将军,我以前听说明军很厉害,前两年打建奴,建奴一直败。”“你们知道什么,那是明朝那个小皇帝借助咱们蒙古人的实力去和建奴对抗,根本不是明军的真实实力。”“咦,将军,前面好像有一队……好像是明军!”“明军?这里怎么会有明军,明军不是已经全线溃败了么?”石吉阿木图有些疑惑,“也好,抓一批过来问问话,让他们带带路。”此时,尤世威也发现了石吉阿木图。尤世威顿时双眼冒精光。第499章 蒙古人的自我狂欢特么的,他这个右路军打的虽然顺利,但难度是最低的,功劳自然也是最小的。这段时间可把他给郁闷坏了。他现在唯一可以立大功的就是围堵北逃的蒙古人。在立功这方向,尤世威是非常积极的。这也是有原因的。在军政改革之前,尤世威在边军中虽然已经是参将,只比总兵低一级,可大明朝的边军实在太烂。尤世威这种老兵油子虽说作战勇猛,但也经常会偷懒。总之,给朝廷打工就打三分,还有七分自己留着。反正打赢了不给赏,打输了也只是上面的受罚。可现在不同了,打赢了有大赏,是真的赏,不仅给钱,还升职!就说卢象升和孙传庭这俩就是典型。卢象升前年还是京卫军的师长,现在已经是中央军区的都督,连升了两级。这搞得尤世威天天做梦都想打仗立功,什么时候陛下也给自己个都督做一做该多少啊!不说都督,升成军帅也好啊!所以啊,尤世威现在想的办法,就是逮到万丹伟征。只有逮到万丹伟征了,他军帅的位置才有希望。御林卫第二军第一师的师长徐忠立道:“师帅,是不是万丹伟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