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的天灾人祸,都是因为新政派的诸多恶行,让上苍降下了灾祸。如此推断,那就是新政派的那些奸臣,恶贯满盈。在一系列的舆论操作完后,已经是四月初。这个时候,出来了一个神秘人?谁?福王的儿子朱由崧!四月初四,朱由崧在南京城进行了一次演讲,由于有前面的铺垫,他的声望在南京城立刻暴涨起来。按照这个节奏,东南似乎已经开始占据大义的位置。其他地方正人君子们,那肯定就群集而相应了。大明朝的南北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黄锦定下了据敌于南直隶,联合浙江、江西、福建、两广和四川的战略。战略是好战略,将战线从东南直接拉长到长江以南,分散朝廷的兵力。大家也都赞同按照这个战略开始执行。但是他们似乎忽视了一点。他们这些人其实都是文官,即便是南京城的勋贵们,名义上是武官,但其实好几代都不打仗了,比文官还废。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是无法理解战场到底有多残酷的。而且战争的第一基础就是军队的纪律和执行力,这一点他们完全没有任何概念。他们以为将战线拉开,然后站在道义的层面,发动儒生大规模的反抗,就能获胜。他们不知道,他们以为只是他们以为的而已。在接下来的几天,有各种官员从南京出发,前往南方各省,开始联络其他省。在四月初五这一天,避开邳州,直接挺进淮安府,甚至越过了桃源县和清河县,闪电般出现在了淮安府的中心山阳县。并且一万大军兵临山阳城下。此时的山阳城有8万大军,分别被大河卫、淮安卫辖制。声势浩大,声称要教洪承畴做人。结果就是,抵达山阳县的洪承畴,一刻都没有停,直接对山阳县发动了最猛烈的攻进。第568章 神奇的卫所兵和卢象升、孙传庭一样,洪承畴其实也是文官,进士出身。和卢象升、孙传庭一样,这人在军事领域的才能也很出众,甚至不比卢象升和孙传庭低。就说宣府军政,这一年来,被他整得是服服帖帖,他麾下的拱圣军虽说没有北上和建奴亲自对砍,可实力也绝不容小觑。至少人人都将新军法背得滚瓜烂熟,刻在了脑海里。再加上这个统帅是那种杀人如切豆腐一样的人物。当洪承畴兵临山阳县的时候,山阳县已经布好阵。什么阵?大河卫的三万人马在城东七里的地方。淮安卫的三万人在城内。大河卫负责将洪承畴引诱过去,随后淮安卫出城,双方夹击洪承畴。此时,大河卫的指挥使郭志泊正在城东七里外整顿、检阅人马。郭志泊是勋贵安成伯郭祚永的儿子,他平日里都在南京城。寻花问柳是他的日常,虽然名义上是大河卫的卫指挥使(正三品),不过那只是一个头衔罢了。并不是说卫指挥使没有实权,而是郭志泊在五年前担任了卫指挥使后,就从来没有在这里出现过。大家只知道名字,不见其人。也就是最近才算是见到了这位伯爵府家的大公子。郭志泊一身华贵的长衣,身上挂着宝玉和香囊,皮肤白嫩,骑在马上,怀中还搂着一个浓妆艳抹的美人儿。那女子依偎在郭志泊的怀中,娇羞道:“小爵爷,人家好害怕哦,人家还是第一次在战场上来呢。”“哈哈哈,美人儿不必害怕,有我在这里,一日之内,那洪承畴必败!”不远处,大河卫的卫兵们稀稀疏疏正在列队。还有的人骂骂咧咧:“直娘贼,现在春耕了,家里的田还没个着落,快做完了回去种田的好!”有人议论起来:“待会冲锋起来了,我们就跑在后面,见机行事啊,如果前面不行,我们赶紧跑,如果前面杀过去了,我们就跟着去!”“这倒是好,看看前面怎么做。”“……”大河卫指挥同知刘春文也骑在马上,他是宁晋伯的儿子。“郭爵爷,我听说那个洪承畴把徐州城给轰了,咱们这会不会被赵甚给耍了,凭什么咱们在城外,他在内城!”郭志泊道:“你懂个屁,就算他在山阳城内,洪承畴用火炮轰,他不是和徐州城一个下场?”“那咱们?”“咱们当然是后撤,洪承畴见我们后撤,必然先攻打山阳城,让他们双方拼个你死我活,最后咱们坐收渔翁之利!”刘春文一听这话,顿时眼睛一亮,道:“还是郭爵爷厉害!就这么办!”此时在山阳城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