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页(1 / 1)

('孙承宗和韩爌互视一眼,这个办法不是不行,眼下恐怕只能这样了。那些被裁汰的士兵本身便在边疆,离草原也近,行动起来更方便。而且他们失业了,没有了饭吃,若是组建起来调集过去,至少还可以吃上一口饭。如此,大家都好。“还有何事?”“秦良玉发来奏疏,钦州港口已经修建完毕,目前钦州已经募得总兵力5万,钦州造船厂也已经启动,并且有一艘海船已经下海,是小型战舰,南部军区正在日夜操练。”“有没有定目标?”“回禀陛下,一年之后,可出海征战安南。”崇祯脑子又飞快转动起来。一年后可以出征?假设在半年之内打下安南,也就是崇祯六年下半年打下安南。打下安南,便可以从安南运回大量的粮食。大批量的粮食进入大明,将粮价打下来。那时候,大部分人都有饭吃了。人只有吃饱了,才会发展商业。不过,若是要安南的粮食通过海路运回来,必然要经过东南沿海,那里海盗猖獗。所以,还得解决海盗的事情。而东南沿海局势复杂,最终要彻底控制东南沿海,还得靠朝廷自己的海军。如此说来,这两年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既要完成对皇太极的全面战略包抄,也要解决东南海患,甚至可能要解决台湾问题。若是成功在安南和上海之间建立了一条密集且稳定的航线,粮食就真的可以大大的增加了。两人汇报完了。“陛下可还有别的吩咐?”“韩爌,你先退下,朕还有单独的事情要跟孙大人商议。”“臣告退。”韩爌去了建极殿。“你们也都退下,没有朕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进来。”方正化等人也都退出去。殿内只剩下崇祯和孙承宗。“孙爱卿,天启年间,你被任命为辽东督师。”“承蒙先帝信任。”“你对辽东那些军官了解多少?”孙承宗敏锐察觉到可能出事了,要不然皇帝不会问这种问题。他不敢有任何隐瞒,便道:“启禀陛下,老臣当初只听说有军官私扣军饷,至于到底是哪些人,因为战事紧急,老臣倒并未去细查。”“有人密奏朕,祖大寿蓄养家丁5000人,吴襄因辽东之战而入狱,其子吴三桂蓄养私军3000人。”孙承宗心头一沉,祖氏和吴氏都是辽东将门世家,在关宁军中颇有人望。“关宁军现在的军饷已经涨到了1.7两每月,而发到士兵手中的才4钱(0.4两),其中有1两3钱被军官那种,祖大寿和吴三桂用朝廷的钱,养自己的兵!”孙承宗连忙道:“此时袁督师可知?”“你觉得他知道么?”“以老臣对袁督师的了解,他必然知晓,只是辽东战局一直很紧张,他必不会贸然动辽东这些军官。”“朕也认为袁崇焕是知晓的,只是局势使然。”崇祯道,“关于这件事,元帅有何看法?”“私养军士,自然是触犯了军法,按律当斩,只是现在情况特殊,老臣倒有一计。”“如何?”“先暂停辽东军人数的扩招,另派一人,驻守锦州,切割关宁军在辽东的影响力。”孙承宗这一句话就说到了崇祯的心坎儿上,他也正有此意,只是想听听孙承宗的建议。毕竟他曾经是辽东督师,对那里的情况很了解。“另派一人,派谁?关宁军各个都是骄躁跋扈武将,派谁能和祖大寿、吴三桂等人分庭抗礼?”“卢帅身负重任,孙传庭在钦州,洪承畴在南直隶,马世龙有勇,但缺谋,曹文诏和卢帅此时在浙江,张之极在江西,而且西部军区组建在即,这些人都不能调去辽东,老臣倒是觉得……”“老臣以为,可以从军事学院调派一人,领1万御林卫,驻守锦州。”“何人?”“曹变蛟。”崇祯笑了笑道:“曹变蛟才22岁,能胜任此重任?”其实张凡心中的人选正是曹变蛟!别看曹变蛟才22岁,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明末有名的名将,他是曹文诏的侄子。正统历史上,他跟随他的叔叔曹文诏镇压农民起义,就没有败过,在松锦大战中,他还大败过清军。可惜朝廷还坑,坑死人,在松锦大战中,洪承畴投降,而他壮烈殉国。别小瞧现在的军事学院,里面有好几个明末很不错的将领。曹变蛟是一个,阎应元是一个,张煌言也还不错,陈明遇是一个,还有冯厚敦。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赫赫有名的江阴抗清三杰。据清军二十万于城外八十一天,血战到最后一口气,都是不怕死的人。 ', ' ')

最新小说: 唐末狂人录 我靠种田飞升了[穿书] 干掉死去的白月光 救赎虫族商界奇才的雌君 大山(年代 兄妹1v1) 瓦莱里娅 奸臣为后 魔王大人是魅魔 被非人类偏爱了 被联盟战神拯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