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页(1 / 1)

('第750章 国正,则民正韩爌出列道:“陛下,臣也有一言。”“但说无妨。”“郑芝龙海事经验丰富,若是调到北京任职,难免人才浪费,但他此次又立了大功,可以调到海军总府衙门,加兵部侍郎衔,任职海军同知府堂,如此,既升了官职,又人尽其才,于陛下,于大明,皆有利。”韩爌这么说绝对思想不单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知道,一旦郑芝龙被调到海军总府衙门,必然会造成和袁可立的对立。要知道,同知府堂可是海军总府的二把手,郑芝龙自己家大业大,又有国姓爷、南安公爵位,还有战功在身,凭什么服袁可立?如此一来,就相当于给袁可立扔了一个烫手山芋。英国公张维贤道:“陛下,臣也赞同韩阁老的说法,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李邦华也出列道:“陛下,确实如此,臣也赞同,福建水师正好可以编入海军总府衙门做统一管制。”阎鸣泰道:“陛下,臣以为还不到时候。”崇祯道:“孙爱卿,你以为如何?”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孙承宗出列,说道:“老臣以为,先加兵部侍郎衔,具体官职牵涉到事务繁杂,不可轻做决断。”崇祯点了点头道:“还是孙爱卿说的有理,便加郑芝龙兵部侍郎衔。”众人见皇帝已经表态,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道:“陛下圣明。”“至于李性忠的功劳,军委会按照军功审定提拔即可,朕就不参与了。”“是!”散会后,崇祯单独让孙承宗留下,然后将郑芝龙的捷报给他看了。崇祯道:“你如何看?”孙承宗立刻就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让郑芝龙杀掉所有红夷人,这是皇帝之前的命令,但是郑芝龙却没有照做。这明显是有抗命的嫌疑。这是居功自傲的表现之一。这若是放在先帝时代,倒也没有什么。但放在当朝这位有汉武雄心的皇帝面前,就是一根刺扎来了。孙承宗心中感慨道:郑芝龙也算是人才,有心报效朝廷,但他后面终究家大业大,终究不愿意抛弃那些财富,所以选择和皇帝在这方面讨价还价,但他并不了解皇帝的个性。皇帝很大方也很舍得,但是,皇帝已经决定的事情,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的。这是在触龙的逆鳞啊!便在此时,王承恩小跑进来道:“皇爷,顾大人在外面求见,说是已经拟好了最新的一批法案,需要您过目一番。”“让他进来。”“是。”不多时,顾炎武便进来了:“微臣参见陛下。”“免礼。”“陛下,这些是最新的法案,已经呈递给所有部堂大臣看过,综合了各方建议,但目前争论依然很大,每一份法案臣都列举简化版,也做了批注,请陛下过目。”顾炎武手中有多项方案。例如《商税法》、《合同法》、《刑法》、《民事法》等等。其中《商税法》引发的争论是最大的,因为此事关乎到重新定义商税,牵扯到的利益太深。王承恩将这些法案接过来,放在皇帝的御案旁。崇祯也没有急着看,而是道:“朕在与孙大人商议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也一起听一听。”顾炎武道:“是。”这一年的顾炎武才二十岁,已经在立法院做了两年半的博士。相比来北京之前,他变得更加成熟而睿智。江南神童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而一边的孙承宗却看出了端倪,皇帝明显非常喜欢顾炎武,此时商议郑芝龙的事情,将顾炎武留在这里,看来是要栽培顾炎武。崇祯将郑芝龙的捷报给顾炎武也看了,后者站在一边,没有插话。孙承宗接着刚才皇帝的问话,他说道:“陛下,老臣以为,郑芝龙毕竟是海寇投靠朝廷,郑芝龙本人深受皇恩浩荡,对朝廷忠心不假,但他下面的人,一个个都是常年在海上刀口舔血的,桀骜不驯,若是现在全部编制到海军总府衙门麾下管制,天武军与东南水师必然生出间隙。”崇祯点了点头,显然是赞同孙承宗的看法。孙承宗继续道:“郑芝龙不遵皇命,虽然有罪,但也不能以罪论处,否则刚立大功,又受责罚,人心晃动,于局面不利。”“老臣认为,先调郑芝龙及其家人回北京,再让海军总府衙门给李性忠一道军令,让他以朝廷的名义,征讨红夷人。”崇祯越听越满意,孙承宗果然是孙承宗,句句都说到点上。为何要先征讨红夷人?因为矛盾要尽量往外转移,不要把矛盾扔到内部了。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