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页(1 / 1)

('人们很明显的感受就是,以前几年都买不起一件新衣服,现在一般人家庭,每人都有两件到三件衣服了。此刻的皇帝面前,就摆放着一批从南直隶和浙江省运来的布料,还摆放着一批从湖广省运来的布料。“黄宗羲。”“臣在。”“朕来问你,现在北京城一件衣服的价格是多少?”“回禀部下,以如梦令的一件普通衣服看来,是200文钱,若是棉衣,需要1300文一件。丝绸依然很贵,需要10000文(十两银子)以上。”“若是再加大苎麻的供给,还能不能往下降?”“依臣看,可以在三年之内,降到150文,只要民间需求足够大,湖广省今年运输了100万斤布料,每一斤布料售卖50文钱,总收入就有5000万文,即5万两银子,若是商税定在15%,20%,40%,这三个标准,大大小小的商人,收入不同,交税规范不同。”“取中间值,也可以收1万两的税了。”“而臣在国土管理部请教过,湖广省每年可以提供至少8000万斤。也就是说,仅仅是布料的交易,就可以收80万两的税,这只是湖广省。朝廷拿40万上来。”皇帝道:“那按照这个标准,商人还能赚么?他们是否有动力?”“商人肯定能赚钱,而且随着水泥路的普及,商人可以增加原材料的规模,扩大量的售卖,这正是陛下在《国富论》里说的薄利多销,所以,臣认为,完全可行。”崇祯点了点头,邱禾嘉的确是个能吏,苎麻的供应速度有些出乎崇祯的意料。最近皇帝一直在思考新的《商税法》,新的商税法一定不能拍脑袋定,得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既要朝廷和地方都能增加收入,也要民间的商人能赚到钱,还要商品有足够的降价空间利好老百姓。“你就以湖广省、浙江省、南直隶这一次的苎麻供应量做案例,写一份总结出来,作为立法的参考之一,提交内阁。”“遵命。”眼下随着一部分基建的扩大,皇家银行不断对民间“放钱”,人们的收入增加了,购买需求也在增加。一旦需求增加,民间许多商人其实都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始种植苎麻等纤维植物。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民间对粮食的需求更加急迫。眼下南方已经进入到收秋税的时期,但农税的上限太低了,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现在朝廷的收入需求。新的《商税法》迫在眉睫了。而且一旦收复台湾,海贸打开,东部沿海的商业必然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这个时候,也更加需要《商税法》了。崇祯给邱禾嘉写了一封赞扬的信,并且希望他今年十二月回北京一趟。做什么?按照目前的局势,要在武昌设立一个内陆的“经济特区”了。为什么要设立一个“经济特区”?因为目前新的商业都还是一片混乱之象,需要一个榜样。而大明朝大多数省是内陆省,内陆省的商业模式与沿海省的还是不太一样的。内陆省更多的可能是内销。所以要单独成立一个“经济特区”来做一套可以在其他内陆省复制的商业模型。这样,其他省才有方向,即便是实际情况不太一样,也可以做参考,在这个基础上创新。要不然,任由各省布政使这么放飞自我地望下去,何年何月商业时代来能到来?等黄宗羲走后不久,孙承宗进来了。“陛下,目前在杭州湾的40艘战列舰已经准备完毕。”“你估计这一次作战,彻底消灭红夷人的势力,需要多久?”“老臣对东南不甚了解,不过老臣仔细看完了熊文灿的奏疏,若是十月抵达台湾与福建之间的海域,两个月拿下台湾,老臣认为是可以办到的。”孙承宗顿了顿,道:“不过,郑芝虎今天刚刚呈递上来了一份奏疏,说是目前他那边人力不足,无法提供3万人。”崇祯眉头立刻就皱起来了,语气也沉下来:“那他能提供多少人?”“说是五千人。”“五千?”崇祯的脸这下就彻底阴沉下来了,“为何只能提供5000人?”“说是料罗湾之战,损失惨重,现在兵力不足。”这就是胡扯了。崇祯心头有些恼怒,料罗湾之战,他可是给了郑家100万两,料罗湾之战的当日,天武军可是后来也到场了。而且按照之前郑家提供上来的伤亡数字,也绝对不可能现在只能提供5000兵力。看来这个郑芝虎和郑芝龙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啊!崇祯有理由相信,这5000人,郑芝虎还是看在郑芝龙的面子上给的。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