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页(1 / 1)

('他们有的人去上海担任国营商社要职,有人并没有选择仕途,而是自己在上海建立了私人商社,跟随国家战略,进入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讲话的内容主要有五点:一、提出廉价、公正,杜绝官僚主义,一心为民,要将上海打造成新时代的标杆,国营商社要牵头,支撑起民生、就业,大胆尝试国营商社模式创新。这是说给上海府的官员们听的。二、私人商社,不问过去,不问出身,不问籍贯,只要能落地在上海,只要勤勤恳恳,就可以创造财富。三、农民的需求是根本,不能只顾着发展商业而忽视了农业,要建立新时代的农业规范。四、上海要大力投入新学教育,并且皇帝亲自点名要成立上海海洋学院。五、允许海外洋人进入上海居住,做贸易,并未为洋人专门开设国学学院。为什么是国学学院?当然是传播中华哲学思想,培养一批拥戴中华文化的老外。这些老外回国后,会帮大明宣传大明的好处,也就是传说中的亲大明派。第1043章 俄国人也来凑热闹了?三月底,上海制造局里的蒸汽机已经转动起来,新的动力,正式投入到生产中。仿佛在一夜之间,生产力有了一个大爆发。也是在三月底,吕宋岛的第一批商船在上海港口停靠,大量的丝绸、茶叶和陶瓷被搬运上了船。当天,从吕宋岛过来的商人,在上海银行兑换了10万两银钞。上海府到处都在传这件事,上海的街头,尤其是黄浦江岸边的道路上,随处可以看见年轻人在谈论贸易的未来。他们充满了激情,尽情地展望。也许在其他地方,你要做一些事,还需要你出身名门,至少在当地有实力。但是,你在上海,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够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且在上海的街头,你随处可以看见有人在招人。这种招人可不是招募体力工人,而是在招募商社的社员。大致上类似于幕僚、谋士,或者文员的职位。因为上海的民间商社,已经诞生了几家规模非常大的,他们在招人中还提出了要求,对学历和品行的要求。这一点,正式预示着,新学的人才,将进入民间商社,开启人才的新时代。这里打碎了出身的限制,真正开始做到唯才是用。在接下来的数天,从南直隶赶过来的商人,也开始做大量的考察,甚至南直隶的国营商社,也打算在上海开分社。这预示着南直隶的产能将对上海敞开,接下来根本不必担心订单暴涨,产能不足的问题。这也意味着,黄浦江岸边的大楼将会继续修建,无数的远洋贸易商社和国家银行、人才商社、高级酒店将在这里落地。没有人敢想象在未来的十年内,上海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上海局面一片大好的时候,崇祯收到了从北京来的消息。他看完后,忍不住皱起眉头来了。他不是为郭永兴感到头疼,而是为济南贪腐案牵扯进来分税制的争议感到头疼。事实上,分税制肯定会产生更严重的贪污。当年南京城的不少读书人反对五省新政,反对的就是分税制的实施。但问题来了,你不实施分税制,地方怎么发展经济?都靠朝廷拨款?那怎么可能!例如武昌今年要100万两,你这些钱从武昌收税收回到北京,又从北京拨款到武汉?这样一来一往,几个月没了。好,就算你收税上来,存在武昌,名义上归北京管。武昌要用钱了,从里面拿。审批流程呢?是不是要走北京审批?例如第一季度,武昌要用30万两,这批钱属于北京的,是不是要写申请到北京批复?这一去一来,多长时间?所以啊,既然要进入商业时代,既然要发展经济,那就必须施行分税制,必须让地方官府自负盈亏。想要做大,还不愿意放权,除非各个是神仙,能用意念传播信息。只要不给地方放军权,贪污带来的损害是远远比暴乱要小的,都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朝堂上,就有一批人想借此搞事情,争权力。现在明显就有人想弹劾韩爌。而崇祯现在还不想换掉韩爌。总体来说,韩爌是合格的,他做事比较周密稳重,而且大方向没有偏。贪污不能怪他,换做谁做首辅,下面都会贪。四月中旬,崇祯从上海回到北京。皇帝一回到北京,官员们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封封奏疏全部到了乾清宫里。现在局面分出了两派,围绕着分税制开始扯皮。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