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宫里见面的时候,李充容抱着据说已经三个多月的肚子,满脸喜悦。吴婕跟其他的妃嫔一起恭贺了李充容,心情非常复杂。再见到元璟的时候,吴婕总是感觉他头顶上发出一道璀璨的绿色光芒来,普照万物,慈悲度世。害得她不由自主生出一种怜惜的心态来。吴婕很快发现,有这种心态的似乎不止自己。“如果李充容生下了皇子,就是这大魏宫廷的皇长子了啊。说不定将来还能继承大统呢。”这一天下午,某人靠在花架子底下,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来了这一句。吴婕瞥了他一眼,以前都不知道这家伙这么八卦。“我看你好像还挺同情皇帝的。”“这种事儿,任何人都会同情好不好。”陈皎露出一个感同身受的怜悯表情。“有什么好同情的,他自己冷落妃嫔,既然无法让人满意,又何必纳进宫来呢。”吴婕冷哼了一声。“话不能这么说吧,身为帝王,他后宫中的妃嫔也不算多啊。”陈皎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替元璟说话的一天。元璟确实不算好色,但吴婕却没这么体谅“什么叫多,什么叫少,非得后宫佳丽三千人才能满意吗”“后宫佳丽三千也太过分,但天下间权贵门第的男子,大多数还是有几个侍妾的。”陈皎勉强分辩道。吴婕斜睨了他一眼,这家伙以女子之身搅风搅雨,策动叛乱,本来以为是个豪杰一般的人物,怎么观念却如此让人失望。别的不说,她的父王就没有那么乱七八糟,跟母妃情投意合,夫妻恩爱,既无侍妾,也无通房。就算膝下只有两个女儿,也自得其乐。她不想跟陈皎争辩此事,没好气地道“是啊,天下间的男子都是这般龌龊的心思,看中了就收进来,又撂在一边。既然这样,难免女子也有些别的心思。”陈皎愣住了,半响点点头,一脸的心有余悸,“还是应该专一点儿,别纳什么妃嫔。”不然这群女人还不知道背地里给你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吴婕并没有陈皎这般想得长远,因为她知晓。这个皇长子一岁多的时候就夭折了。之后李充容也因为伤心,很快因病去世了。在她难产身亡的时候,这对母子在大魏后宫已经没有一丝痕迹了。只是,自己入宫以来,似乎很多事情都跟以前不一样了,至少上辈子,洪淑妃和高皇后没有闹出这银串儿海棠投毒案来。那时候高皇后的仇恨大多都在自己身上呢。也不知道这些事情会不会变化。第52章 逃生太后的病情时有反复, 到了入夏,才渐渐好转过来。天气渐渐炎热, 元璟带着一众宫妃和朝臣,移驾了北边的避暑行宫。六月初的清晨,浩浩荡荡的车队从京城出发, 走了足足两天一夜, 才抵达行宫之内。避暑行宫建在相山脚下,依山旁水,凉爽宜人。四周都是皇家的庄园,各色山珍海味和新鲜瓜果不断。这天下午, 吴婕坐在凉亭里, 捧着半个西瓜, 用银勺子挖着吃, 极为爽快。西瓜在井水里放了大半天,吃起来凉丝丝甜蜜蜜的。在避暑行宫的日子过得非常清闲,尤其看不到元璟的日子。最近夜阑国的叛党在西域地带作乱, 还有不少潜入中原。朝中事务忙碌, 元璟好些日子没有来后宫了。想起上辈子, 夜阑国被元璟御驾亲征, 一战功成,哪来的这些破事儿。自己重生一场, 牵一发而动全身, 真的将很多事情都改变了。几场大雨之后, 很快便到了中元节。按照北魏的风俗, 这一日是祭拜先祖,祈求庇佑的时节,还有河上放灯的习俗。皇陵在避暑行宫西边的太平山上。这样的大事,元璟不可能缺席。一大清早,御驾就带着太后,众位妃嫔和礼部官员到了皇陵脚下,按照礼仪祭祀。忙碌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候,太后不耐劳顿,带着年迈的宗室和文武大臣回了行宫。而元璟带着妃嫔和礼部官员来到北边的洌湖,在这里燃放祈福灯盏。湖岸边早早搭起了十几条入水数十米的长廊,每一条都宽逾数丈,上面陈设了高台,摆放着各色莲花、菊花、元宝、观音等形状的灯盏,供人取用。当中的一条长廊,自然是皇家专用。元璟带着众位妃嫔登上。众人都纷纷在桌案上挑选合心意的灯盏,桌案便还摆着笔墨纸砚,可以在灯盏里面写下自己的祈福心愿,然后点燃了放入湖中,顺水漂流。吴婕挑选了一只色泽淡雅的莲台灯,在粉嫩的绢布花瓣上写下了平安、顺利等几个的辞藻。抬头看旁边的妃嫔,林昭媛正在冥思苦想,似乎要凑齐一首诗来,而李充容一笔簪花小楷,在那盏观音灯上写满了米粒儿大小的字迹,也不知祈祷些什么。洪淑妃一口气准备了七八只灯盏,都是最精巧别致的,正在挨个写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