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1 / 1)

('安平王爷这是夸大了,伯爵府确有崛起的苗头,但还远谈不上一门三杰。不过,他的态度可以窥得一二。正如裴少津所料,王府有意示好,缓和两府关系。至于为何要在孙子的百日宴上,大抵是觉得当年是因此事而起,如今希望再借此事表态罢。贺宴之后,安平王爷派人特地将裴少津留了下来,请他到会客堂里稍候。兴许是老王爷有意安排,他听见了老王爷和小厮在门外对话——“二少爷呢?”“回王爷,将军他从南镇抚司回来后,转身就出了门。”郡王次子,封镇国将军爵位,从一品。下人或称其二少爷,或简称其将军。“去哪了?”“好似还是去了戏楼。”“亲侄子百日宴,他不声不响出去,听个劳什子的戏?”老王爷强调这句话,却没有怒气,便说明是专门讲给裴少津听的。又道:“光天白日,戏楼里就开戏了?”小厮应道:“将军自己雇了戏班子。”“快马叫他回来,就说伯爵府来人了。”“是。”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男子快步走进来,没有与裴少津做文人的那一套礼节,而是径直坐下,“啪”一声将绣春刀置于茶案上。叫人给裴少津续茶。裴少津不动声色打量眼前的镇国将军、郡王府二公子——燕承诏。只见他身着大红缎绣过肩麒麟纹麒麟服,黑色质地,衣摆上织有祥云、海水江崖等纹饰,肩上、两袖织蟒。由此,裴少津知晓了燕承诏在南镇抚司的职务——缇帅。是皇亲,能有镇国将军爵位,又能在亲军都尉府授实职,燕承诏必定有过人的本事,才能得圣上如此信任。气派的衣制下,是一张冷冰冰的脸庞,唇薄,眉眼微微上挑,似鹰。“裴二公子明白父亲送帖伯爵府的意思了罢?”燕承诏开门见山问道。裴少津颔首。“你以为如何?”燕承诏又问。显然他并不想掺和进其中。裴少津笑了,不惧,直言道:“莫非我知晓王府有意求和,伯爵府就应当承下来?”对上了燕承诏的目光。又道:“我的姐姐只身入宫受苦已经五年,我的长兄为了撑起门楣,日夜苦读,提前数年参加秋闱,燕将军觉得一句求和,便能抵过这些,让伯爵府放下成见?”“看来父亲没同你说明白。”燕承诏皱眉道,干脆统统把条件道出,“令姐入宫确由王府造成,父亲知晓后,为时已晚,实属无奈。秋后,我奉圣上之命护送顺平公主出嫁,事成之后,依照旧规我可向圣上、皇后娘娘问赏。令姐是因王府世子之错而入宫,由我这个当弟弟的领罪,帮令姐出宫,如何?”燕承诏用的是王府世子,而非长兄,谈及领罪二字时,更是流露出些许厌恶。可见,他并不屑于在外人面前掩饰他和长兄之间糟糕的关系。裴少津终于明白燕承诏为何打一入门就带着些不情愿的怒意,为何躲开了亲侄子的百日宴——上有一个糟糕的兄长,犯了错事,父亲却要弟弟替兄长收拾残局。当裴少津听到燕承诏说能帮姐姐出宫时,他的眼睛还是亮了亮,不知条件是何,不知姐姐愿意与否,但至少是个机会,有总比无强。但下一瞬,当他想到“问赏”总是要有理由的,立即想通了几分,这恐怕不是甚么好事。他问道:“燕将军以何缘由问赏?”“你放心,我不是他。”燕承诏道,“我乃庶出,尚未婚配。”听闻早料想到的答案,裴少津还是定住了,不知如何应答。姐姐因不嫁王府而进宫,如今若是因嫁王府而出宫,姐姐是万不可能答应的。燕承诏起身,取回绣春刀,言道:“话已说完,接下来不是裴二公子可以自己决定的事了,请裴二公子回府同家人商量罢,秋日前知会我便可。”又道:“戏楼里的《紫钗记》才唱到灞桥饯行,恕不远送。”而后快步离去。第65章裴少津返回伯爵府的路上,心中愈想愈吃怒,他年岁小,方才有些事一时没能想通透,如今再揣摩,愈发觉得安平郡王府不安好心。少津暗想,安平王爷明里是想和缓两府关系,实则想吃定伯爵府。伯爵府好不容易有些起色,万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贼惦记上了,裴少津绝不会让姐姐嫁入贼窝。不得不说,安平郡王这个老奸巨猾,选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对策”,不管是时机还是人心,他都拿捏得很准。女官五年一放,这是宫规。竹姐儿已年满二十,若是七月时能承恩出宫,年岁不算太大,全家人必定会顺从她的意愿,替她选一门好亲事,弥补她这些年吃的苦头。 ', ' ')

最新小说: 流放 主攻沙雕甜宠短篇合集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社恐美人强嫁恶霸后[七零] 劣质香烟 娇养太子妃 咬痕(abo) 純愛 歧途(NPH,姐弟骨) 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