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苦恼:“姑娘家都得这么长肉吗?穿衣裳都不好看呢。”阿圆十二岁开始, 身子就慢慢变化,起初不大明显。可这些日子吃在澜苑住在澜苑,肉眼可见的变化极快。她阿娘说, 每个女子长大都得这样, 要开始穿小衣了。阿圆没觉得什么, 毕竟她上头还有个姐姐,她姐姐长身子的时候她是知道的, 彼时比她还凶猛呢。可让人难为情的是,这会儿半大不大的, 穿衣裳就比较尴尬。“桃儿姐姐, ”阿圆问婢女:“可否勒紧些?”“为何要勒紧?”阿圆羞赧道:“这样不好看呀。”前几日入夏, 沈哥哥才送了她许多好看的衣裳, 可因为身子的变化,她总觉得怪不好意思。婢女笑:“姑娘可别这么想,这里不能勒,对身子不好。”“怎么不好?”“会....长不大。”阿圆理解岔意思,以为指的是自己会长不高,她立马就不敢勒了。.就这么的,阿圆在澜苑看书写字、吃饭睡觉,然后悄悄长大。有时候萧韫亲自教她,有时候谢弘瑜会过来。自从她在澜苑住下后,谢弘瑜来的次数比较多,且几乎是挑她下学的时候。美其名曰教小徒弟作画,然而经常逗她,有时候逗得烦了,阿圆恶向胆边生把他撵出书房。偶尔,风和日丽的日子,萧韫会带她去马场跑马,那时候不用读书也不用练字,是阿圆觉得最欢快的时光。只不过时光短暂,进入夏季后,连续下了多日大雨。阿圆不喜欢下雨,她坐在廊下看了会书后,叹气。“沈哥哥在何处?”她问婢女。“公子在书房,”婢女说:“这会儿与人谈事。”“哦,”阿圆又问:“是不是每日都有人来找沈哥哥做文章?”婢女不知如何解释,便只有点头。“沈哥哥近日好像变得格外忙了些,”阿圆兀自嘀咕:“我昨日吃晚饭时都没见着他。”“姑娘想公子了?”“嗯。”阿圆点头,有点想呢。雨水啪嗒啪嗒地打在廊下,青石板上溅起颗颗水珠,水珠如珍珠般散落半空,然后又不见了。想了想,阿圆把书交给婢女,说:“我去见沈哥哥,晚饭等会回来吃。”她提着裙摆,沿着游廊跑。小姑娘穿着身藕茎绿的云雾烟罗襦裙,如暮色精灵消失在雨雾中。等到了萧韫的书房门口,陈瑜说萧韫还在忙。于是,阿圆百无聊赖,索性上了阁楼。阁楼是萧韫的藏书阁,宽敞干净,再往上走,还有一间观景轩。小轩四面是大大的格窗,阿圆觉得闷,便让仆人把南面的格窗打开,有细细的雨丝飘进来,但不影响观景。南面窗户望出去是一片竹海,此时雨落在竹海中,发出莎莎的声音。喧闹而静谧。阿圆不是头一回来这,事实上她已经来过多次。藏书阁是个幽静的地方,这里除了书,还有许多乐器。比如古筝、古琴,博古架上还放着一些玉笛以及编钟。阿圆知道萧韫喜欢古琴,有一次她听他弹过。她走到古琴边,随手拨了两根弦,然后转身对小厮道:“你先出去吧,我自己在这坐一会。”小厮出去后,阿圆又拨了会弦。弦音很好听,但苦于她并不懂弹琴,因此拨曲不成调,便放弃。约莫又过了一刻钟,见萧韫还没结束,阿圆去藏书阁找了本书来看。.萧韫到的时候,夜色渐渐暗下来,小轩点了灯笼。他缓缓走上楼梯,转眼就看见小姑娘已经躺在软榻上睡着。书盖着脸,一只腿不老实地搭在软榻扶手上,使得藕茎色的烟罗裙摆如瀑布似的落下来,一半铺陈在地上,堪堪勾勒了点少女窈窕身姿。雨丝连绵,夜色朦胧,灯下映着豆蔻少女,如一幅静谧美好的画卷。小轩的地板是木质的,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响声,阿圆听见脚步声,立即掀开书卷。“沈哥哥你来啦?”“你没睡着?”“我在听雨呢。”萧韫莞尔,走过去,坐在对面的圆凳上,问:“可听出了什么?”“想起了秦观的诗句,”阿圆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们最是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谁都逃不过,萧韫年轻时也曾为春风秋月作过许多酸诗。为此,他忍俊不禁。“阿圆也有忧愁?”“沈哥哥笑什么,”阿圆不满,嘟哝道:“人活着,谁没忧愁呀。”她忧愁多着呢。“哦,”萧韫轻笑:“说来听听。”“无聊生闲愁。”阿圆说:“反正挺多,不说也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