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有寒瓜吃,荣烺高兴的眯起眼睛。到梨花院,荣烺看太阳特别好,连一丝风都没有,便令人在廊下摆膳。廊下略窄,她没用大方桌,而是用的小花几,一人二几。午膳也不是大盘子大碗盛放,而是精致小碟,三五样美食摆在几上,足够用了。荣烺洗过手,接过巾帕将手擦干,便把昨儿见白太太的事说了。“我是才知道和离妇人不能请封诰命的事,这规矩也太不妥当了。”荣烺问阿颜几人,“你们知道这事不?”颜姑娘道,“知道的。只是身边和离之事极少,是很不公道。这和离也不能都是女子的错,男子难道就没错了?”“以前我没深想过,还真是啊。”郑锦也说。姜颖是头一遭听闻此事的,姜颖颇觉不可思议,“还有这事儿?我们嘉平关不大讲究这个,我也没听说还有这样的规矩。倒是西戎那边,有一个部族,那族长很不像样,族长夫人就把族长宰了,成了新族长,带领部族的人口牛羊,日子过的很是不错。”饶是极爱读书的颜姑娘也头一遭听闻此等事,荣烺更是惊的了不得,瞠目结舌的望向姜颖,“阿颖姐,还有这事?”“是啊。”姜颖点头,“我们那儿要过不得日子,都是性情柔顺的才和离。比较强硬的,就像这位女族长一样,自己当家做主了。干嘛和离,和离还得分人口分牛羊,不和离,那不全自己个儿的么。”第165章殿下正文第一六五章荣烺想就关于和离的朝廷律法同大家讨论一下,不想听到姜颖这般彪悍回答,当下险惊掉下巴。“这还是有点太激烈了。”荣烺不满律法对和离女子的不公,但也并不是想女子就压过男子,“因着和离就杀人,也不值当。”姜颖在帝都几年,也了解中原文化,她笑道,“殿下说的是。我就是跟殿下说,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事。”荣玥胆子小,很怕听这些打打杀杀的事,她说,“能改了现在的律法就很好。我想,人要不是没法,谁去和离呢。和离后的日子本就很不好过了。”荣烺一听,“阿玥姐你也知道和离的事?”荣玥小声说,“白馆长的母亲和我娘是好朋友。”说完后,她还祈求大家,“你们可别跟旁人说,我娘都是趁去外公家的时候,偷偷叫马车拐个弯,找白家伯母说话的。”郑锦道,“大姑怎么还偷着去?光明正大不能去?阖帝都谁不知道当初是白家大姑太太瞎了眼,才嫁了史家。”荣玥很不好启齿,一脸为难。荣烺对郑锦说,“肯定是郢王刻板,不想姨妈跟白太太来往。”郑锦当即就想说一句,郢王管的还挺宽!可一想郢王是她大姑的公公、玥玥姐的祖父……哎,人家正管。就听荣玥小小声叮嘱大家,“你们可一定得替我保密呀!”“知道了。”郑锦无奈应下,跟荣玥说,“大姑就是大大方方去,郢王也不能怎么样。”荣玥摇头,“不行,我娘跟我一样胆小。”郑锦:……郑锦担心大家小瞧荣玥和姑妈,跟大家说,“我大姑不似我,天生傻大胆。大姑是出名的柔顺贤良,可心里也是一等一的义气,她是绝不会在朋友最需要的时候抛弃朋友的。”原本还觉着郑氏太过怯懦的姜颖,跟着郑锦的话一想,可不是么,郑氏胆子再小,但在白太太受人诟病的时候,郑氏也一直在同白太太做朋友。颜姑娘也学着荣玥母亲是个很明理的长辈。荣烺颌首,“姨妈大事明白。”她问荣玥,“姨妈的新贞烈传快注好没?”“快了,注释已经写好了,现在在做校正。”说到注书,荣玥是很为母亲自豪的。荣烺说,“等校正完就让姨妈拿宫里来,给祖母看看。”荣玥高兴应下。林司仪进屋回禀午膳已安排停当,荣烺笑,“走,咱们去用膳,边吃边说。”因为下午还有功课,齐尚书也要回礼部当差,便未置酒。荣烺说出她想做的事,“我想改一改这和离女不得赐诰命的规矩,齐师傅替我想想,这事儿怎么办才妥当。”先时听荣烺说话,齐尚书心中已有谋划,他道,“这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荣烺细问,“难在哪儿?”齐尚书先问,“殿下与陛下提过此事么?”颜姑娘夹菜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齐尚书。“还没,我晚上就跟父皇说。”齐尚书点点头,“这是太、祖当年立下的规矩,明明白白写进大荣律的。这事,很容易被人冠以大义名义说话。还有,殿下是听闻白馆长母亲的遭遇心生同情,那殿下肯定知道,白家与史家当年便因此事大打出手,直闹到御前。史家因此事郁愤多年,白馆长那个爹官小职微不值一提,可他大伯是谁,殿下比臣清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