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你看着阿颖好,我们瞧着都好。”郑太后说,“这孩子跟我住这几年,从来都妥妥当当、爽朗大方,我向来喜欢性情开阔的孩子。”总之就是俩长辈一起夸自家孩子。嘉平大长公主也记得谦逊两句,“我虽瞧她好,也没想到能有这样的荣幸体面。”“皇帝只有阿绵一位皇子,我也只这一位皇孙,为他选妃自然是家世品性样样都好的孩子。”郑太后道,“如今也九月了,你跟驸马今年就留在帝都过年,操持阿颖的亲事。我跟皇帝商量了,这些礼仪走完也得明年。待钦天监算出吉日,大婚就定在明年。”嘉平大长公主道,“我倒无妨。驸马若不回西北,嘉平关那里还得陛下有所安排。”“这你放心。大郎也稳重了,之前不就是他代掌军务,让他继续代掌便是了。”嘉平大长公主点头,“我听皇嫂的。”既然孙女要嫁大皇子,嘉平大长公主也想留在帝都,一为操持孙女大婚之事,再者,不若就此时机让驸马退下来,将长子袭大将军的事定了。以后他们夫妻就可留在帝都了,一则帝都本就是她的家,二则孙女大婚后,也得有娘家长辈指点教导。中午自然有宫宴,荣晟帝也带着荣绵亲自到了。荣绵姜颖一见面,俩人都是羞涩中带着喜悦。长辈们见了,都在心下暗暗欢喜。这桩亲事是两姓之好,亲上加亲。大人们是没意见的,如今看孩子们彼此心悦,那是再好不过的。荣绵特意敬过大长公主姜驸马以及姜夫人,三人都笑着饮了。荣烺道,“皇兄,你也得敬我一杯吧。”荣绵唇角轻绽,放下酒盏,“这话奇,不是你敬皇兄,反要皇兄敬你?”荣烺道,“因为你得先把我打点好,这样我以后才能做个好小姑子啊。”荣绵这样庄重的人,且尚未大婚,颇受不了这种打趣。他连忙对他妹一举酒盏,“赶紧堵上你这嘴吧。”兄妹俩逗的大家一阵大笑。大家在万寿宫饮酒为乐,麟趾宫里,徐妃已是将双眼都哭肿了。她嫡嫡亲的侄女,竟然落选出宫去了。下午,嘉平大长公主带着一家人告辞。郑太后令柳嬷嬷亲送。出了万寿宫,姜颖想说什么,看祖母神采弈弈,她想了一下,没说。一直待回了家,她才悄悄问祖母,“祖母,咱们不用去麟趾宫看望徐妃娘娘么?”嘉平大长公主接过儿媳端来的茶,与孙女道,“徐妃那性子,自她年轻时就是个掐尖好胜,得寸进尺的性子。你给她一个,她就想要俩。给她俩,她就掂记三了。”嘉平大长公主呷口茶,“那不是个聪明人。无需与她太近,谨守本分就够了。”姜颖虽在宫里好几年,与徐妃来往当真不多。既然祖母这样说,她就记心里。史太傅那边也被荣晟帝委派了大皇子大婚的礼仪官,简直羡煞一众同僚。荣烺也没忘跟史太傅表表功,第二天课后,她就跟史太傅说,“看,平时你总告我状,有好事我还都想着你哪。”史太傅说,“正因殿下待臣好,臣才要对殿下严格要求,这才对得起殿下对臣的看重。”“不用这样。史师傅你平时少告状就是报答我的看重了。”史太傅忍笑,“那不行,非臣为人。“荣烺嘟囔,“白替你出力了。”史太傅露出笑意,声音都柔软下来,目光慈祥的仿佛在看自家孙辈。他说,“臣心里记得殿下待臣的好。”荣烺白眼,“就是不改,有什么用。”史太傅笑起来。荣烺也笑了。她也并没有将史师傅总告她状的事放心上,就是心里跟史师傅亲近,所以有好事就想着史师傅了。第221章 灯灭之二十四殿下正文第二二一章荣绵亲事定下未久,辽北那边也传来捷报。这场战事颇有几分艰难。犯边的说是关外流匪,普通流匪焉能有那样流畅的进退配合,当初留守辽北的大将便怀疑这是渤海国边军假借匪类名义犯边。因他连吃三场败仗,只能退守关门,闭门不出,颇为窝囊。他那奏章便受到朝廷的怀疑。待郑骁亲至,确定了这一猜想。绝对是正规军。不过,寻常渤海国的边军,郑骁是打过交道的,断没这般强悍!就是渤海国守将,也是郑骁的老熟人,这支悍军打法凌厉,亦是以往未见过的。郑骁亲自率军交战,见过那将领一面——辽北渐起风雪中,银色狐皮围领围住将领的大半张脸,长眉之下,是一双极冷厉的凤眸。那眼眸中肃杀不禁令郑骁心下生出一股危机:他未用全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