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来,你就来!敢不来,闺女儿子都要我手上,看你来不来!第355章 殿下之二一殿下正文第三五五章人家那诚心的主公请贤臣辅佐。都讲究个三延四请,三顾茅庐什么的。如今这世道。三行字就要让他去。原以为起码得有个光鲜排场呢。好吧,连颜长渟那家伙都不得不下台,看来太后一去,帝都形势剧变!赵珣虽然极不喜冬日出门,但看公主书信,肯定不能不去。他跟妻子说,“我先去瞧瞧,要形势不好,我就带着阿放阿慧赶紧回家。要还有周旋余地,你再来。”林氏无语半日,“阖着你还做两手准备。”“那肯定啊。谁知道公主是不是要倒灶。”赵珣嘀咕着。林氏干脆不理他, 第二天便收拾好出行的行李,订好大船,与赵珣一起乘船往帝都去了。赵珣到帝都便住到了颜家,颜相十分欢迎,“如今我门庭冷落,愿意来的就是你们这些老友了。”赵珣闻言十分惊异,瞅着颜府依旧熟悉的景致,“你这里热闹不足为奇,冷清才稀奇,竟没人来看这稀罕景。要我在帝都,我得见天来。”颜相,“齐康倒是一有空就来。”赵珣一怔,哈哈大笑。颜相:那讨厌鬼一有空就来嘲笑他。一边颜夫人与赵太太林氏手挽手说着多年重逢的话,“去岁阿放阿慧来帝都,我原都安排好了让俩孩子住我们府上,结果叫齐尚书半道打劫。就我们老爷这温吞性子,八个加起来都抢不过齐尚书。”“颜大哥只要在朝廷,就能压齐尚书一头。”林氏道。林氏一想到齐康就堵心。当年林家倒台,齐康当居首功。倘若只是家仇,林氏并不会怨恨,有仇就得报。齐康有本事有手段,林家输了就得认。但齐康无情至极,她的姐姐当年嫁给齐康为妻。林家倒台后,林家人自身难保,却并未波及出嫁女。林氏为赵珣所救,她原想姐姐怕不能与齐康白头,待她去寻姐姐时,姐姐已不知去向。人死也得有个全尸呢。齐康只说和离后姐姐自行离去,余者一概不知。林氏多加打听都没姐姐下落,除了被齐康气个半死外,也没旁的办法。赵珣唇角一翘,上下打量老友一眼,“惜乎一片丹心空负。”颜长渟能为首辅,皆因其心在国而非在党。结果,一片忠心不结党的颜长渟竟然第一个离开朝堂。这位陛下跟瞎子有什么区别!颜相问心无愧,“在其位,则谋其政。谋其政,则尽其心。”“可见你这心没尽对地方。”赵珣轻哼一声,一行人进了内宅。赵珣夫妇先去拜见颜相父母,彼此间也有一番寒温要叙。S不过,颜老夫人知道他们旧交自有话说,略说几句便打发他们去了。此时上门的,都是真心朋友。公主的信语焉不祥,如今公主到底是什么情形,赵珣并不知晓。倒也不必问旁人,颜家侄女就是公主伴读,颜相自然清楚其间内情。颜相一面吃茶一面与老友讲了太后过逝后宫中的变化,“陛下刚罚了内务司徐总管三月薪俸。”“就公主现在连自己私产都要保不住了,陛下明显要抬举徐家,能为公主去罚刚提拔的内务司总管?”赵珣言语间不掩讥诮。“不是为公主。徐娘娘手伸过了头,连太后给大殿下的产业也要派她的人代管。大长公主可不是吃素的,趁大长公主还没发作,只能让徐总管给徐娘娘顶缸了。”颜相也大为摇头,虽说徐妃甚美,但观徐妃行事,真不晓得陛下到底喜欢她哪一点。赵珣道,“徐大当年就这样,自己又不是没脑子,明明自己做事有模有样。不知为何,就爱听别人指挥。徐国公在时听徐国公的,如今徐国公不在,改听徐娘娘的了?”“不只徐娘娘,还有徐老夫人。说不得有徐老夫人给徐娘娘出谋划策。”赵珣不禁感慨,“不怪当年徐国公想弄死郑家,当年咱们春闱时,徐国公何其风流人物,年轻时必然风采出众。郑家却把那么个祸头子嫁给徐国公。我都怀疑郑家当年不是为了与徐家联姻,说不得是借联姻之名报私仇也说不定。”颜相笑,“你这张嘴。”徐老夫人乃郑氏女出身,郑太后与老郑国公的胞妹。这位老夫人不知怎么回事,完全没起到联两姓之好的用处,更绝的是,也完全没有寻常女子对娘家的依恋。徐老夫人这辈子都想把兄姐压下去。可到如今,除了寿数长过兄姐,也没见她有何惊天动地的做为。颜相对赵珣能在此时来帝都还是有些惊讶,他道,“我原想,你或者要晚一些再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