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1 / 1)

('如今倒是抢了起来。程芸芸笑笑:“小孩都这样,喜欢好热闹或许比喜欢糖果要更多些。”乔茗茗实在没眼看,但真别说,这么多孩子在院里屋里热热闹闹的捡糖果,这个新屋子仿佛一下子就充满生命力。仿佛就,“活”了过来!最后一个竹篮,里头的东西是留给木匠自己的。他边往自己的袋子里塞,边念:“存仓存仓子孙满堂,六畜兴旺稻米满仓。”特别有仪式感的上梁,随着木匠和瓦匠从梯子上下来就此结束。周三叔整天耷拉着的脸在今日终于放晴,他笑得特别灿烂,本来抠门的厉害,如今却在门口招呼门外的人赶紧进来抢糖果。唐际秋买了糖果,他也买了。他和苹果妈甚至豪气一把,还做了许多小的米糕。抠门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为着女儿的事儿总能无比大方。不久后,又是一阵鞭炮。这意思是告诉村里人上梁已经完毕,你这会儿来我已经没有糖果和米糕分给你啦!这便是农村里的处世智慧。回家后,乔茗茗和衡衡不停地给宁渝讲述着上梁的事儿。母子两人眼睛瞪得老大了,表情也贼兴奋了,衡衡还说得手舞足蹈,最后趴在宁渝腿上激动道:“爸爸,咱们也盖房子吧,也盖小唐叔叔的那种房子好不好?”呃……夫妻俩顿时间语塞。他们其实也想盖啊。敷衍完惦记着盖房子的儿子,乔茗茗凑到宁渝的耳边,羞答答的说:“我有个事情想听取一下你的意见。”宁渝:“……生三胎?”乔茗茗顿时虎目一瞪:“讨厌,谁要跟你生三胎!”宁渝心说真不是他多想,去年五月他还没出事的时候,他家茗茗的一个同事生的女儿满周岁了,于是抱到供销社来上班。那小姑娘贼漂亮,乌黑的头发,还带着自然卷。眼睛大得跟葡萄似的,皮肤还白嫩,惹得茗茗那段时间总是拉着他的衣角,说特想要个妹妹。当时的表情,和现在一模一样。羞答答的,怯生生的,眼睛润得能出水。乔茗茗翻个白眼,踢了鞋子把腿盘起来:“不可能有三胎,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宁渝拿起水杯:“我也没说要三胎,话说回来,你是想跟我说什么?”乔茗茗“啪”一下拍个大腿,昂首挺胸目光灼灼道:“我想写书!”“噗”“噗”一个是嘴里喷水,一个是憋不住笑出声。宁渝口中的水喷到地上,“咳咳咳咳”顿时间咳的撕心裂肺,脸蛋憋得通红。而门外呢?乔小弟正好进来,听到二姐的这一番豪情壮志的话,当场笑出声,笑得差点摔倒在门槛上。“不是啊,二姐你要写书?”乔小弟大惊,捂着肚子身子都笑软了,靠在门框边起都起不来。乔茗茗拳头握紧。猛地站起身,把宁渝推倒在床,又转身把门口的小弟踢翻在地。“笑什么笑!”“我写书有什么不可以的吗?”她梗着脖子,狠狠地看着两人。两人赶紧闭紧嘴巴,可眼中的笑意却不可抑制地流了出来,直点头。怎么不可以,当然可以!宁渝想了想,他家茗茗好像刚工作那会儿,工作报告都是他帮忙给写的。而乔小弟则在回忆,回忆他二姐语文考了全班倒数第三,然后被学校老师找上家门的那件事儿。那会儿,他还小。但二姐挨揍,他记忆犹新。十月中旬。收获的季节又来临,县里的学校在这段时间会放假,就是为了让学生回家去帮忙。村里的也会,倒不至于还要把小孩儿拉来田里,而是老师需要下地。可见秋收期间,想躲是躲不掉的。因为今年的活要多许多,所以人人都得比以往忙。今日,乔茗茗自告奋勇,决定去田里体验体验这次秋收。出门时,宁渝再次叮嘱:“你要是坚持不下去了千万要停下,不能硬撑。”乔茗茗幽幽看他:“啥叫坚持不下,我在你心里是这点小事儿都坚持不下的人吗?”宁渝叹声气:“好吧,那我换个说法。你千万别硬撑,坚持不了咱就休息休息。”别为了和他们怄气而死撑。乔茗茗:“……你要是不会说废话,就不要说废话。”宁渝也不跟这个没下过田的人争辩了,心说迟早有你无法嘴硬喊累的时候。他帮她掰正宽檐稻草帽,又仔细将白毛巾挂在她的脖子上。细细检查一遍衣服袖子会不会太薄,因为太薄了很容易被扎。他家茗茗还算仔细,知道穿长袖,还知道在衣服上套个袖套。再看看手套带了没,乔茗茗从兜里掏出付劳保手套来:“带了,新的呢。”最后看看裤子,嗯,有弹性不会紧绷。检查完毕,宁渝拍了拍她肩膀,抿抿嘴唇把笑意压下去,轻咳两声道:“其实你想写书,不一定非得亲自体验秋收,这一部分我可以给你完整叙述我的感受,你要是愿意我甚至可以代笔。”乔茗茗踢他一脚:“不相信我,还看不起我,闭嘴吧你,你和小弟都闭嘴!”宁渝心笑,你这一周憋不出一段开头,如今纸上只有七个字,你让我怎么相信你。第55章 小乔割稻乔茗茗自觉这次不是三分钟热度, 她是真想写啊,可惜自己好像在文学一道上没多大天赋。她从自己看过的不少文学著作中发现,伟大的作品往往在开头就十分震撼人心!比如说马尔克斯,他的那本要对上人物关系图才能看懂的巨作《百年孤独》, 开场就特别有吸引力。这位大佬还有另外一本《霍乱时期的爱情》, 开头那句话简直是定向吸引了她上辈子那为爱疯狂的姐妹, 曾被她写在书签上。再比如狄更斯的《双城记》,他的开场使得好多人震聋发聩心潮激荡,有段时间刷爆短视频。以及杜拉斯的《情人》,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当然了可悲的是以上这些书她通通没看完!乔茗茗这种没甚文学素养之人,大多就跟风买了一套, 看几页后便被拿去垫锅压泡面。没办法, 看国外小说时,她本就对这方面不太灵活的脑瓜子嗡嗡疼,唯一能刷好多遍的只有《鲁滨孙漂流记》,她深深怀疑除了种田文的剧情精彩外, 没多少人物, 她能不把姓名与人物对错号也是能让她看下去的一个点。要说令她记忆深刻的名著也不是没有,反正时隔多年她还是能记得沈从文的“一条官路, 一个地方,有一小溪,一户单独人家,人家只一个老人, 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更记得古龙的“人就在天涯, 天涯怎么会远”……嗯, 还记得张爱玲的《小团圆》与《金锁记》…… ', ' ')

最新小说: 唐末狂人录 我靠种田飞升了[穿书] 干掉死去的白月光 救赎虫族商界奇才的雌君 大山(年代 兄妹1v1) 瓦莱里娅 奸臣为后 魔王大人是魅魔 被非人类偏爱了 被联盟战神拯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