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临渊五官深邃,当他眉眼间的冷霜退去,男子剑眉入鬓,红唇薄润,凤眸含笑,还真有几分谪仙下凡点化世人的儒雅风姿。宣威将军见到摄政王宽宏大度,非但不计较他今日的无理取闹,还要将抗击金人的重任交付给自己,不由大受感动,七尺大汉竟是热泪盈眶,哽咽道:“末将自当赴汤蹈火,绝不辜负王爷的信任!”瞧瞧,宣威将军进入骑射场还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口中的自称已经从本帅到下官,最后更是饱含深情的自称末将。陶夫子不仅育才有道,御人之术更是一流。魏无晏看着宣威将军离去的背影,不由感叹摄政王这个男子论心智,手段,胆识都是人中翘楚,注定会成为一代枭雄。换做其他帝王,面对咄咄逼人的臣子,早就心生不快,恨不得夺其兵权,抄家灭族,方才能夺回被臣子落下的脸面。陶临渊却能放下摄政王的身段,用武将最看中的实力将宣威将军收拾得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对他俯首称臣。看来她那位心胸狭隘的七皇兄,就算有淮南王一族鼎力支持,亦不是此人的对手。历代君王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实则是对自己实力的不自信。魏浔虽然在江南世家大族的拥护下自称南帝,可那些财大气粗,根深叶茂的世家大族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现如今他们目标一致,暂时没有分歧。可等摄政王击退金人,收复故土,顺利推行新税法,将大江以北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届时,魏浔身边那些世家大族,定然会因利益分配不均而起内讧。魏浔又并非心胸宽广之辈,定会极力打压,想来过不了几年,摄政王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名正言顺收复荆州等失地。蛟龙大人真是好心机,好手段!魏无晏想得入神,殊不知蛟龙大人早已掉转龙首,一对上扬的凤眸微微眯起,打量着玫瑰圈椅上眼神发直的少年。见小皇帝直勾勾盯着宣威将军离去的背影,色眯眯的大眼都舍不得眨一下,陶临渊剑眉微挑,朝着愣神的小皇帝走去。“陛下还没看够?”魏无晏醒过神,这才发现头上的阳光被男子高大伟岸的身姿遮挡得严严实实,整个人都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咳咳,爱卿与宣威将军这场比试看得朕叹为观止,想不到爱卿的箭法如此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简直是后裔转世!”魏无晏一边称赞,一边不动神色把桌面上的瓜果皮推远一些,又主动为摄政王倒上一盏太平猴魁。陶临渊接过小皇帝殷勤递上的香茶,似是漫不经心问道:“陛下觉得宣威将军的模样如何?”魏无晏被摄政王冷不丁冒出的问题搞得有些发蒙。她实话实话道:“宣威将军生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一身正气,确是大魏不可多得的帅才。”说完这席话,善于察言观色的魏无晏明显察觉到摄政王好看的剑眉高高扬起,眸光转冷,那红润的薄唇也是慢慢抿了起来。这...显然是不悦了。“不过要说起来,大魏第一俊美且足智多谋的帅才自当非陶卿莫属!”“哦,陛下何出此言?”见摄政王眸色回暖,魏无晏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想着夸耀的话。脑中突然想起方才薛锰滔滔不绝阐述摄政王的战绩,她急中生智道:“四年前,三千麒麟军曾在幽州虎口关遭到三万金兵围剿,麒麟军为守住关口,与金兵鏖战四天三夜,弹尽粮绝,朝廷又....”魏无晏说到此处,轻咳了一声:“咳咳...朝廷又不愿出兵援助,在如此险恶的条件下,陶卿亲点了一千多精锐骑兵,身着黑衣黑甲,在夜色中潜入敌军营地,一把火点燃了金兵的粮草。后又趁营地大乱,孤身潜入帐中挟持下当时的金国大帅,最终以少胜多,逼退金兵,也保守住了幽州城池。”魏无晏由衷赞赏道:“当时捷报传入京城,满朝文武都惊讶于三千麒麟军是如何抵抗住兵力犹胜十倍的金兵,称此战可以载入青史。就连兵部尚书也称赞镇北王在此次战役中将才略,勇猛,耐心和果断等统帅才能发挥到极致,故而,朕认为陶卿乃是大魏一等一的帅才。”陶临渊看着小皇帝闪亮亮的眸子,少年水汪汪的桃花眸在正午日光下泛着潋滟波光,好似最璀璨的珍宝,只想让人揣在怀中,独自欣赏。少年侃侃而谈时,朱唇红润,如编贝齿溢出淡淡的茶香,诱得他想衔住那饱满的樱唇,狠狠吮吸其中滋味。“陛下谬赞了。”陶临渊端起茶盏浅啜一口,趁机垂下眼皮,掩饰眸中翻涌的情愫。至于小皇帝提起的那场足以名垂千古的战役,陶临渊内心只有冷笑。久居深宫的小皇帝可能不知道,四年前他已带领麒麟军归顺朝廷。同年新岁,一小队金人在幽州边境生乱,他率兵前往驱敌,却被早就埋伏在虎口关的三万金兵围剿。眼见朝廷迟迟没有派出援兵,他设计声东击西,以身涉险深入敌方阵营摧毁粮草,还侥幸擒获了金国大帅。从抖似筛糠的金国大帅口中得知,之所以三万金兵悄无声息叩开幽州城门早早埋伏在此,全是明德皇帝和金人里应外合,想要让他命丧虎口关下。按照明德皇帝和金人达成的协议,在陶临渊死后,金人可得幽州城,而明德皇帝亦能顺理成章得到他麾下的麒麟军,从此高枕无忧。从那一刻起,陶临渊便做出决定,他要亲手推翻这个烂到骨子里生蛆的大魏皇朝。魏无晏见摄政王对自己的辉煌战绩反应淡淡,一时也不知要说些什么,索性闭口不言,手捧香茶与男子一起看遥看天边云卷云舒。寒冷又漫长的大寒总算是熬过去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柳吐绿珠,莺飞草长,春满人间。就连身畔眉眼清冷,皎若谪仙的男子的,在满园春色中也沾染上几分人气。“江阴王和蜀中王已抵达京城,三日后会入宫面圣。陛下这几日要勤加练习,争取在春蒐当日有所收获。”听到摄政王此言,魏无晏刚刚升起的闲适心情霎时间烟消云散。按照大魏祖制,当朝皇帝需将春蒐头一日猎获的战利品送去后厨烹制,在当夜篝火晚宴上送给各位臣子分食,以此举博一个君圣臣贤,运泰时康的好兆头。想当年,骁勇善战的太.祖皇帝骑射绝妙,曾在猎场上射中五只野猪,四头雄鹿和十余只兔子,让来参加春蒐的百官吃得撑肠拄腹。可这些年来,随着大魏皇帝渐渐沉迷上礼乐书画之道,在武艺上荒废了不少,索性只象征性地在春蒐当日射上一只雄鹿,再由御厨分成小块送给篝火晚宴上的臣子。到了魏无晏父皇这一代,因明德皇帝平日里服用五食散,本就不宽裕的身子又被宫中三千佳丽掏得空空,手上连拉开弓弦的力气都没有,却不敢违逆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生怕被史官记上一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