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方丽娟哭着问道。栀栀平静地说道:“方丽娟同志,你还记得我们的初衷吗?当初我们拼尽一切,要把海鸥岛打造成为科研示范岛,到底为了什么?”栀栀自问自答,“我们是为了……让海鸥岛带动整个南陵地区科学种田,富裕起来。让大家有饭吃、有衣穿……我们想要影响的,远远不止南陵地区,往大了说,我们是想要影响整个国家的!事实上,也确实有外省的不少劳动集体来我们这儿参观,我们应该有带动的……”“而现在的知青回城政策,是让背井离乡的人们回到亲人身边……这个政策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大家变得更好啊!所以我为什么要拒绝?”方丽娟连连点头,“我懂了!栀栀我懂了!”“谢谢你……”她含泪对栀栀说道。栀栀笑道:“那你别哭了,把眼泪擦一擦,来试试这茶水……”方丽娟深呼吸好几次,终于控制住情绪,然后和栀栀一起,捧着茶杯慢慢啜饮完一整杯茶水,这才站起身,转头对栀栀说道:“栀栀,那我就……先写信回家,告诉她们说,我可以回城了……然后我就把工作交接一下吧!”栀栀点头,“我会在明天的例会上,指定人手来接任你手头的工作,就暂定这个月十五号,你可以离开,休三个月的长假了。”方丽娟咬住下唇,用力点头。第453章中午时分,栀栀和陈跃进一家去李爱国家做客。覃蓉、李爱国和陈跃进都是赣省人,做出来的饭菜……对于栀栀来说,是别具风味的。主食是拌粉。据说干米粉是之前覃蓉婆婆过年的时候寄来的,但李爱国平时吃食堂,根本没空做,覃蓉迁就栀栀和陈跃进的孩子们的口味,没在米粉里放辣椒油,但拌了海带丝、炸香的花生米,还有香菜、小葱和醋什么的,酸爽开胃,美味无比!主菜是粉蒸肉!蒸肉用的米粉也是之前覃蓉婆婆寄来的,覃蓉上正义岛食堂去,找师傅买了一块五花肉,回来洗净、切好、腌制入味,再用米粉裹了,上锅用大火蒸。这样蒸出来的粉蒸肉,肥肉部分被蒸得松软,又被附着的米粉吸去油脂,瘦肉不柴、肥而不腻,实在是太好吃了!另外还有剁椒鱼头、清蒸海鱼和香菇炖蛋什么的。不得不说,覃蓉真的很贤惠,考虑到栀栀和孩子们不吃辣,所以做的菜肴多数都是不辣的,虽然有一碗剁椒鱼头,但她还做了一份清蒸鱼来弥补栀栀和孩子们。一顿饭下来,大家都吃得挺高兴的。吃过午饭,栀栀告辞了,上楼去她和黎恕的家里休息。就是在休息的时候……她想起了方丽娟的事儿,不由得十分发愁。——也不知道方丽娟想回城,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也不知道她放方丽娟走,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但知青返城政策势必会冲击到海鸥岛与正义岛的正常运行。看来,在南陵镇全范围内开设文化知识培训班的事儿已经迫在眉睫了。晚饭时分,黎恕赶了回来,和栀栀一块儿上正义岛食堂吃饭。夫妻俩边吃边聊。栀栀便将方丽娟想要离开的事儿告诉了黎恕。黎恕也十分错愕。——他是因为年岁渐长,更加洞悉人情世故,才能体会到……人在结婚后,真不是有意疏远以前的朋友的。确实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家庭琐事,而无法顾及。朋友是这样,亲人就不是这样了吗?亲人更加。甚至有可能会因为方丽娟是亲人之中唯一没有成家的,搞不好亲人们对她的依赖和使唤会更多……她或者能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但成不了她想像中的被接受、被认可。“这事儿咱们不好明说,说多了也是错,”黎恕安慰栀栀道,“你现在的处理方式已经很好了……给了她一条退路。”栀栀默默点头。晚饭后,黎恕陪着栀栀在后山散步。栀栀把李爱国两口子的事儿说了,黎恕也把他今天的工作内容说了一下,“……试了很多办法,但还是不太行。这一天天折腾的,现在是四月中,我估摸着得花几天时间准备一下,然后和胖叔他们出去转悠一圈儿,看看能不能在一个月内赶个来回。”“再晚,七月前也必须回来,否则容易撞上台风。”黎恕说道。栀栀点点头,“成啊!我跟你们一块儿去。”黎恕愣住,“栀栀你别去。”“理由?”其实栀栀知道他所谓的理由,无非就是担心路上会出什么事。黎恕,“没有理由,我就是不同意你去。”“我宣布你的不同意无效!”栀栀正色说道,“何况我也不是跟着你们出去玩儿,我也有正事儿要办好不好?”黎恕,“你……有什么正事儿?”栀栀,“我跟船出去,既有实验要做,也有报告要写……黎恕,我也是你团队里的人,你不要狭隘的只是把我看成一个会给团体带来麻烦的女人好吗?我也是很有用的哦!”她是在和他开玩笑。但黎恕脸色一肃,“我从来都不觉得你会是麻烦。我……就是担心半路上会有什么意外……”“那你把我留在这儿,我就不用担你心的安危吗?”栀栀问道,“凭什么你一个人在外吃苦?又凭什么我一个人留在这儿天天惦记?大家一起呀!”黎恕怔怔地看了她半天,笑了。“好,都依你,”黎恕宠溺地说道,“那这几天你就得做好准备了,我们预计四天以后出发,归期暂定为一个月。”栀栀点头。两人散了一会儿的步……突然有人喊了一声“栀栀”。栀栀转头看去,见是陶容冶。陶容冶和于露并排坐在长条石凳上,陶容冶朝着栀栀和黎恕招手,于露也看着栀栀笑。栀栀拉着黎恕过去了。“我看你一直皱着眉头,出啥事儿了?”陶容冶问道。栀栀想了想,觉着陶容冶现在都已经是南陵镇的镇长了,索性让他去办覃蓉的调令。说完了覃蓉的事儿,栀栀又问了他一个问题,“目前南陵镇申请调离回城的知青多吗?”陶容冶答道:“还是挺多的,大约有百分之十几这样的比例吧……但要是跟其他的乡镇比较,那我们这儿的人员流动绝对属于少的了。”栀栀点头。——这个情况,也是她一早就已经预料到的。毕竟南陵接受下乡知青最多的时候,就是六六、六七、六八、六九这几年。六九年以后就很少再接受知青了……这也就导致了,呆在南陵岛的知青们,年龄普遍在三十岁左右,绝大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了。现在的知青返城政策是:只有未婚的知青才可以回城。所以,一来是受政策的限制,二来是因为南陵现在的发展势头远超全国,前景一片光明,所以愿意离开的知青确实挺少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