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梦 > 其他类型 > 戏明 > 第347页

第347页(1 / 1)

('文哥儿哼哼唧唧。罗钦顺好脾气地笑了笑。不知是不是朝廷挑探花真的有一手,不管今科探花罗钦顺也好,上一科探花靳贵也好,都是长相周正,脾气也非常温和的,瞧着就很有读书人风范,和他哥完全不一样!兄弟俩吵吵闹闹,旁人看在眼里却觉王家家风真不错。听说文哥儿是王守仁的继母所出,两人能相处得这么好,着实叫人挺惊讶。当然,大家都对文哥儿讲述的“河西走廊”教学大纲更感兴趣。难怪文哥儿能把“封狼居胥”讲一旬,也难怪阁老们能同意文哥儿讲这个词儿。连他们听了文哥儿粗略讲述的河西走廊相关内容,都想让文哥儿囫囵着给他们讲一遍,一点都不要漏掉!这样一串联起来,哪里是在讲什么霍去病,简直是在讲好几个王朝的兴衰演变啊!罗钦顺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疑惑:“太子殿下年方三岁,真的能听懂这些内容吗?”文哥儿道:“也许听得懂,也许听不懂,这没什么要紧的,只要太子殿下有兴趣听,我就给他讲。兴许他现在听不明白,长个几岁以后再回想起来就明白了。这就像我们把种子埋下去,不可能第二天就看到它们发芽一样,须得耐心等待!”罗钦顺听文哥儿这么一掰扯,也觉得颇有道理。教学生可不就是这样的吗?你不可能指望学生听了就能记住、记住了就能理解,很多时候其实都只是播下种子,发不发芽得看他们自己,发芽后能长多高也是看他们自己。他们能做的,只有把种子埋进地里而已!众人对文哥儿这个“河西走廊”课程都很感兴趣,既然李东阳要他们协助文哥儿细化这份讲章,他们自是各展所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些擅长画图的还自告奋勇要帮忙画插图。有插图的话,太子殿下应该能听得更起劲!还有些人惭愧于自己帮不上忙,当即决定去藏书楼那边翻阅相关文献,看能不能临时抱佛脚抱出点新鲜资料来。整个庶常馆都绕着“河西走廊”讲章运转起来。王守仁则是兴致勃勃地给文哥儿推演起霍去病打匈奴的几场战役来,信誓旦旦地表示太子殿下一定对这个特别感兴趣!怎么可能有男孩子不喜欢打仗!不可能,不存在的!第213章文哥儿挑选“河西走廊”作为讲章的主讲内容也是踩着阁臣们认可与不认可的边缘在冒险。当初太祖朱元璋在权衡利弊过,最终决定把嘉峪关作为西北的最后底线,在嘉峪关建设坚固而巍峨的关城以及两翼延绵千里的长城,以此抵御蒙元遗党的南下。也就是说虽然朝廷放弃了建立西域都护府但是整个河西走廊依然牢牢地把控在大明手中。在明一朝河西走廊始终隶属于陕西行都司即“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类似的军事机构还有山西行都司、辽东行都司、湖广行都司、四川行都司,都是建立在军事敏感位置、实行严格军事化管理的区域!所以只要文哥儿不过分鼓吹兴兵西域讲讲河西走廊的历史并不触及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给咱储君讲讲咱大明领土上发生过的故事有什么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讲上头了不小心提了几句西域盆盆,都是小孩子戏言,做不得真的!我小时候还说想飞上天去难道我真的能飞上去不成?我还是个孩子!文哥儿很是心安理得地和大伙伴们整理了一下午的“河西走廊”兴衰史,只觉自己可以讲上一个月!这么棒的东西李梦阳他们都打算抄上一份给亲朋好友分享。文哥儿道:“这么多图和文献资料,一个个抄太麻烦了,不如我找人帮忙印出来,到时候我们人手一份。要是有人愿意买我们可能还能每人分点餐费!”正好一事不劳二主找那位出过《庶吉士破题集》的书坊主负责这事儿就好了!这个主意获得了大伙的一致认同。不过整体大纲是文哥儿给出来的大家都推举文哥儿作为“小总裁”他们这些人在后面记个名就好。六岁荣升“小总裁”的文哥儿:?????好怪!当然一般只有朝廷主持编纂的篇幅比较大的书籍才会设立“总裁”,书修好以后总裁拿的赏赐是最多的甚至还能获得这本书的署名权后世大家提起这书来都会记得他是作者。像《大明会典》作者一般就写李东阳。实际上这书就和《宪宗实录》一样王鏊、谢迁、王华他们这一大堆翰林院官员都是有参与修撰的,只是李东阳作为总裁官可以直接获得署名权罢了!所谓的“小总裁”当然是戏言。不过大家这么给面子,文哥儿自然也尽心尽力地整理好文稿,趁着李东阳办完事回来把人堵住了。你让咱一起搞这个课题,现在我们搞得差不多了准备发表出去了,你作为指导老师帮忙写个序不过吧?李东阳:?????就一下午的功夫,怎么你们连图文并茂的书稿都给弄出来了?你小子出书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的吗?!即使有点不太想承认,李东阳在粗略翻看过文哥儿拿过来的文稿以后还是得面对事实:这书稿看起来确实比他们那些个诗集什么的吸引人。唉,学生太有想法也是件愁人的事啊,必须得写信给杨一清他们说道说道才行。李东阳道:“我拿回去看看,后日一早再还你。”文哥儿自然开开心心地把文稿给了李东阳。李东阳接过后笑着问:“这河西走廊有关的书都要刊出了,你的《饮食诗话》什么时候完稿?”文哥儿:“…………”在写了,在写了!文哥儿麻溜跑路,省得李东阳继续催。唉,说好咱是摸鱼人,不知怎地越混越忙!难得的旬休日,文哥儿便呼朋唤友出去玩儿。他喊上谢豆一起跑了趟养济院,带着些玩具之类的去看看养济院那批小娃娃。昨天他和王守仁讨论霍去病横扫匈奴的案例,不由自主想到了沙盘。沙盘这东西并不稀奇,寻常人家给小孩子练字便爱弄个木沙盘,认过字以后轻轻一推平,又可以在上头写新字了。还有不少人搞“沙盘扶乩”,也就是两个人扶着一个丁字形乩架在沙盘上划字,说这是神鬼给人的启示,说是“请乩仙”。听起来约莫就跟现代的笔仙差不多!至于军事上的应用,早在汉光帝刘秀时期名将马援就曾经“聚米为山,指画曲折”,刘秀看了大为感慨,龙心大悦地表示“虏在吾目中矣”。可见早在东汉初年就有了军事“米盘”。震惊!大将军马援竟在皇帝面前公然玩米!文哥儿看到这段记载时就十分羡慕马援,可惜在家里这么玩可能会被打断腿。唉,如果可以的话,谁不喜欢光明正大拿白白的大米堆山头呢! ', ' ')

最新小说: 唐末狂人录 我靠种田飞升了[穿书] 干掉死去的白月光 救赎虫族商界奇才的雌君 大山(年代 兄妹1v1) 瓦莱里娅 奸臣为后 魔王大人是魅魔 被非人类偏爱了 被联盟战神拯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