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梦 > 其他类型 > 戏明 > 第694页

第694页(1 / 1)

('别小瞧这小小的调料,别人手头有你手头没有,客人就不爱来你们家吃饭。还有京师这些达官贵人家中的需求,更是他们得积极去满足的。所以首先红火起来的居然是辣椒生意。商贾都精明,不是文哥儿说什么他们都会信。在亲自尝过辣椒的口味且观察过采购回来的种子,他们才对文哥儿的说法心服口服,对西北这门育种生意颇感兴趣。至此,河西走廊的商屯又一次活跃起来。文哥儿听着西北那边传来的一个个好消息,心情很不错,恨不能自己亲自再去看一看,顺便把自己没能去成功的敦煌给逛一逛。可惜每次他透露出这样的想法,都被他大先生直接否决。弄得文哥儿郁闷不已,给早早辞官回家的钱福写信说什么“久在樊笼中,不得返自然”。钱福收到信后乐得哈哈大笑,喝光了一大坛子酒以示幸灾乐祸。甚至还给李东阳写信表示你们别太拘着这小子,省得他撂担子不干。李东阳这才知道文哥儿跟人埋怨自己不得自由呢,笑呵呵地把人拎到跟前说道:“看来你觉得自己清闲得很,不然不会这么给与谦写信。”文哥儿这才知道钱福不仅无情地嘲笑他,甚至还给李东阳通风报信!文哥儿道:“您也知道我是坐不住的性子,一直待在京师难免会浑身难受。”李东阳慢悠悠地说道:“我记得最近海船造好了,若是你接下来表现得足够好,倒也不是不能让你去看看。”他们这几年经过好几轮的讨论,觉得海路还是可以重开的,至少运河遇上枯水期的时候可以用海运作为补充。早些年削减海船不过是因为举国上下已经没多少适合的木材,如今经过那么多年的海禁木材总算是长好了一批,他们大可以拓展海运作为漕运的补充。文哥儿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接下来每天都绕着李东阳打转,那积极讨好的模样看得不少人都惊奇不已:难道小神童在他老师入阁好几年后终于想起拍马屁了?!刘健和谢迁见文哥儿每天在李东阳面前晃悠,也觉得有些稀奇。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后,谢迁无奈地说道:“不是早就定好让他去看试航的吗?”海运试航这样要紧的大事很值得在《新报》上报道一番,所以他们本来便准备让詹事府派几个小年轻去看看。考虑到文哥儿那性子,他们本就打算把文哥儿列入出行名单之中!毕竟这件事算是东宫大力支持的,理当由他们这些东宫班底去看看情况。李东阳哈哈笑道:“他又不知道早早定了他。”这小子吧,让他为了升官讨好老师是不可能的,只能用出行机会拿捏他一下了。刘健性情向来稳重,就没见过李东阳这样爱逗弄学生的家伙。他无奈地说道:“哪有你这样当老师的?”李东阳泰然自若,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很过分。没过多久出行名单果然出来了,一起去的全是文哥儿的熟人,比如靳贵和费宏。张灵他们也被安排同行,要去把试航的大场面给画下来作为纪念!做出了成绩就是要卖力宣扬!文哥儿一想到自己马上能去看大海船,整个人都精神奕奕。倒是谢迁不免又叮嘱了他一通,让他去看看就得了,不要跟着登船。哪怕是沿海航行,风险也是不小的,他须得为家里这么多关心他的人考虑才是。文哥儿听了谢迁的告诫,认真地点头。他现在有那么多关心他的亲朋好友,自然不会胡来。要不然他去西北的时候也不会忍着没出关去看敦煌了。这次出行的准备工作一切都挺顺利,唯一不顺利的是朱厚照听说文哥儿要去海边看大船,顿时找朱祐樘撒泼打滚想一起去。朱祐樘被自家皇儿吵得头疼,这次却坚决不能答应他。“不行,你还太小了,经不起来回奔波。”朱祐樘揉着额头否决了他的要求。“小先生就能去!”朱厚照不服气。他觉得自己也是不怕奔波的,凭什么小先生能去他不能去?朱祐樘道:“你小先生年纪比你要大一些。”朱厚照道:“小先生跟我这么大的时候就去过河西走廊了!”朱祐樘严肃地说道:“你是太子,如何能一样?你一路上若是有什么闪失,你小先生说不准就是千古罪人了,你忍心让他承担这样的骂名吗?”朱厚照一脸的不高兴。当太子一点都不好玩!第二天文哥儿应召去东宫,看到的就是气鼓鼓的朱厚照。自从朱厚照年纪稍长,就挺少露出这副模样了,倒是叫文哥儿挺怀念的。文哥儿问道:“殿下怎么了?”朱厚照哼哼唧唧地说道:“等孤长大了就带着人到处去玩,不带你!”他要让他小先生留在京师干活,他自己出去尽情玩耍!文哥儿:“…………”什么仇什么怨?你小子这是欺师灭祖!不过文哥儿也听明白了,这小子是在为自己不能出去玩生气。文哥儿唉声叹气地说道:“我还盼着将来哪天能和殿下一起出去玩耍的,没想到连以后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朱厚照听他这么一说,顿时真情实意地纠结起来。对哦,他们都没机会一起出去过。朱厚照小眉头皱得死死的,犹豫着要不要改个口。文哥儿瞧见朱厚照那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朱厚照:“…………”可恶!他小先生又是装的!亏他还正儿八经地考虑要不要带上他!以后合该把所有活统统留给小先生干,他负责每天写信回来吹嘘一下在外面都吃了什么好吃的!作者有话说:文崽:老师欺负学生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李东阳:没错第425章说是造大船其实船不算特别大,都是沿海运粮用的遮洋船。数量也不算特别多,只由南京造了五十艘海运试航到天津港。一来是大明初期疯狂造船和疯狂建城,适合造大船的大树基本都被砍光了想多造海船不容易想造真正的“大明宝船”更不容易。二来是朝廷大部分运输职能还是要靠运河来完成只有几个月的枯水期需要靠海运来补充。对于喜欢稳健发育的大明人来说,肯花上好些年磨磨蹭蹭造出五十艘海运船已经很难得了。要不是单独出航更危险他们估计会造个十艘八艘意思意思。至于海贸什么的朝廷一时半会还没这种打算。要知道明代只在浙江、福建、广州设立市舶司,市舶司官员还选拔十分随意,大部分是举人和监生里出身偶尔来个进士出身的,那肯定是犯错被贬的官员无疑。光是从市舶司负责人的选拔上看就可以看出这个机构有多不受重视了。而这一机构之所以不受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又得追溯到永乐大帝所说的“我泱泱大明对于赚外邦钱财这种事没兴趣”,对往来的贡舶一度是不征收关税的。 ', ' ')

最新小说: 唐末狂人录 我靠种田飞升了[穿书] 干掉死去的白月光 救赎虫族商界奇才的雌君 大山(年代 兄妹1v1) 瓦莱里娅 奸臣为后 魔王大人是魅魔 被非人类偏爱了 被联盟战神拯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