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1 / 1)

('帖子送出去,大妞却没能来,她身子还没好。特意让果儿来了一趟:“我们姑娘正养病呢,这些日子在家只敢喝粥,再不敢碰一星油花。”人比以前还更瘦了,下巴尖尖,眼睛大大,再加上她身量高,很有些婀娜之姿,这回端阳宴,出来走了一圈,倒有好几家问亲事。“都怪我……”阿宝止不住内疚,都是那天她哄着大妞吃肉吃坏的。果儿讪讪一笑:“真不是林姑娘的事儿,也不是猪头肉的错。”她们姑娘那天回去觉得这法子好,又痛快了嘴,又不长肉。吃伤一顿她能养回来,又接着吃了第二顿大油肉。这下真伤了胃,头两日只能喝米粥上熬出来的那层米油养身。“那端阳节她就在家里窝着,五毒饼米粽子,她都吃不得了?”果儿比着手指头:“就咬了那么一小口,还是甜粽子,肉的不敢让她碰。”卫夫人心疼女儿:“能吃就是福!叫你好端端的糟蹋自个儿的福气!老天都罚你呢!”到底是亲生的,嘴上骂,心里疼。四处给女儿找药方,请了太医来给她瞧病。“太医说了,且得好好养着。”“那她金明池赛龙舟也不看了?”果儿点头:“夫人拘着姑娘,不许姑娘闹腾。”阿宝叹口气。大妞要养身,阿宝便自己在院子里翻花样玩,收到了各家送来的节礼,她便想自己裹粽子。往年也是自家裹粽子,只是前几年家里太穷,能尝尝粽子味儿就算好的,哪有这么多材料好选。陶英红也得替儿子走礼。禁军的上峰,还有他几个相熟的兄弟,卫家等几个旧相识,还有裴家送了两篮子来,她也得还礼。到外头的饭馆食铺定粽子太贵,她便自己买米买肉买甜枣豆沙回来,自个儿做。屋子是租了,可用不起林家这么多下人,有些事还得自己忙。阿宝凑热闹,她屋里几个丫头也一起帮忙。“多填点肉,肉多的那些咱们留着自己家里吃。”“你这么个塞法儿,还能填多少米,干脆吃炖肉得了。”陶英红手快,没一会儿便裹下了十来只。阿宝一看,又挟出两块肉来,多往里头填了些米,还突发奇想:“要是往里头放腊肠辣肉呢?”“真裹了辣粽子,你可自个儿吃。”陶英红想叫她别糟蹋好肉好米,想想又算了,如今也有家底让她折腾了。戥子取来碗碟辣酱,又让厨房切好了五花肉,加大料辣油腌一腌,裹在粽子里。等蒸熟了,全家倒都觉得好吃。大块的五花肉用辣油腌过,裹在粽米中上锅去蒸。将肥肉蒸到化开,一口咬上去,肉香米香粽叶香,三种香中又还有辣油香。陶英红做的辣椒油辣椒酱就是一绝,再加好米好肉,怎么会不好吃。连燕草都尝了一只,一边抽气一边赞不绝口,还道:“京中的高门大户,都有拿手的私房菜式,还有用来送人走礼的,咱们家的私房菜式,便是姑娘的辣肉粽子了。”阿宝极为得意,还预备把她的辣粽子送给崇州出身的官员当节礼,特意用火红色的丝绳裹辣肉粽子,摆一只只竹篮中。每只篮子上贴着签儿,绿绳是甜的,黄绳是肉的,让小厮送往各府去。阿宝得意她自创的辣肉粽,想了想,在给裴家的篮子里悄悄摆了两只,裴家有官府八宝鸭,林家有阿宝辣肉粽!送石榴花不行,那送粽子总可以罢,粽子总没别的说法了罢。第35章 【营养液破万加更】嫁娶不须啼怀愫端阳节前, 裴观正式除服。禫祭之后,裴观到母亲正院中,陈妈妈拿出蒲团。裴观跪在母亲身前, 小满奉上托盘, 盘中摆着一支玉簪。裴三夫人亲手将裴观的竹簪取下,换上玉簪。“好了好了, 总算是除服了。”裴三夫人拍拍儿子的肩, “得亏着是四月底, 要是五月初才脱孝, 还得再服一个月。”按月期来算,若是五月初一脱孝, 那就得把孝守到五月底,到六月才能除服。又耽误一个月。裴观给母亲行了大礼,这才立起来,看母亲还是素服银簪, 知道他能脱孝, 而母亲却得一世穿素才可称得上贤良。眉心微蹙:“母亲在自己院中,也可松快些。”大家妇本就消遣少,办些花会茶会已是难得,毕竟还没分家, 顶上还有祖母在。守寡就更没什么玩乐, 还没除服,见天的不见荤腥。身上有孝,不好登别人的门。“金明池端阳宴,我陪母亲去散散心罢。”“好啊!”裴三夫人喜笑颜开, 儿子心里想着她。“倒是你, 可算能吃荤了, 我是妇人,寻常又不出门,吃素还能受得住。你瞧瞧你,瘦得呀……”十六岁正是抽条的时候,个头虽高了,可看着便清瘦,这模样,任谁瞧了都得夸一句孝顺。“赶紧养回来。”如今真是太瘦了,哪还有得中探花,打马游御街时的模样。探花郎三个字,府中人是不提的,旧帝点的探花,大家都避忌。裴观上辈子也曾耿耿于怀,今世抛开这些,看正院中四处都堆着礼物,问道:“这些都是端阳节礼?”“可不是!你大伯二伯,借着送节礼,送了好些除服礼来。”三房除服也算是件喜事,裴家几房都借端阳节的由头,分别送了礼。特别是裴大爷和裴二爷的礼,要比四房五房的更厚三分。裴大爷和裴二爷是裴观的亲伯父。虽在外任,但早早掐着日子送来节礼。小满登记造册,裴三夫人指着捡出来的一堆:“这些,都是你大伯二伯送给你的。”杭州送来的龙凤团茶茶饼、各色的杭丝和夏布。徽州送来的徽墨、歙砚、宣纸和毛尖瓜片。裴三夫人叹息一声,她丈夫的这两个亲哥哥,待她们实在是没的说。因裴三爷生下来便没了亲娘,裴老太爷守完妻孝又继弦,裴三爷打小便养在继母身边。裴老太爷外任为官,裴大爷那时已经是童生,二爷也开了蒙,两人每回从族学中回来,便把小弟弟抱到自己屋中。裴大爷说是兄长,倒更像是半个爹。裴三爷打记事起,便知道眼前的母亲是继室。等继母怀上了自己的孩子,待前头的,纵好也有限。是以裴家大房二房三房,情感向来亲厚。裴三爷不喜为官,两个哥哥也不勉强他。总归有兄长们在,他既然爱钻书堆,便去钻书堆。到了裴三爷该说亲的年纪,裴家大爷又千挑万选,为他选了诸暨楼家的女儿。家中嫡出的幺女,也就是裴三夫人,正可与弟弟烂漫的性子作匹配。人选都有了,拿到父亲面前,裴老太爷见处处相衬,点头应下。两个兄长又因弟弟不曾出仕,在分母亲嫁妆的时候,都只拿了薄薄一份,把水田庄子都留给了弟弟。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