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周末也只是在电视新闻里看了采访,不知道现场情况到底如何。如今听到身边老头子们的吹捧,在他们的故事里,向帅就差直接化身成了一手持棋盘,一手拿宝剑的侠客,比《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都要来的潇洒帅气了。“项帅,我怎么不知道你那么能打哈哈哈……我记得你上次跑完五十米都差点断气了。那个扔实心球差点把自己脚背砸了的人又是谁。”向帅白了乐天一样,顺手送了他一拐子。几人穿过二楼楼梯,直奔三楼的观景台。和楼下两层不同,这里只有参加打擂的人,和他们的亲友弟子才有资格上来。见着屠景天,众人纷纷起身与他抱拳行礼。屠景天也乐呵呵地一只手挽着向前进,一只手挽着向帅,带他们向众人问好。向帅跟在后头,听到了一串闻所未闻的绰号。什么“金丝虎”,“绵里刀”,“扁担莲花炮”,这些江湖棋高手的绰号就跟跟《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似得,听得向帅热血沸腾。其中还有一名女将,四十开外,诨名“无敌胭脂马”,一听就知道是个擅长用马的高手。这么一比较,向帅突然觉得自己这“白衣小将”的绰号就一点都不了勇猛,完全不能突出他的个人特色么。难道他今天穿红体恤赢了,就改名叫做“红袍小将”。明天穿黑衣服赢了,又改名做“黑衣侠客”不成?向帅把自己的想法和乐天说了,后者频频点头。“我要一个别人都想不到的,一听就特别代表我本人的绰号。”向帅说着,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我用车用的好,以后就叫我‘致命法拉利’如何?”“外国车?不太好吧。你下的又不是国际象棋。”乐天难得开窍。“难道叫‘致命五菱宏光’不成?”听起来好危险啊。“哎,不对啊屠爷爷。”向帅凑到屠景天耳边问道,“您不是说‘十大高手’么?我怎么数着才七个。”“啊……很久没有联系了,去年死了两个。今年上半年又过世一个。”屠老爷子也是一脸尴尬,“我也是刚知道。”这年头可没有什么智能电话和微信群,就连手机都没有普及呢。老爷子要联系以前的老朋友,可不得要一个个地去打电话。很多人家甚至家里都没有装电话机,需要打到他们家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或者烟纸杂货店附近,让负责传呼的大妈举着大喇叭叫人来接电话。这个时代可不就跟歌里唱的那样,“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说出来可能有人不能相信,这年头还特别流行交笔友。少男少女杂志的广告栏里满满的都是寻求笔友的启事。比如糟汉子乐天也有这么一个笔友,是在他在《中华武术》这本杂志上找的。对方据说是一位住在峨眉山上的小道士,每天不用上学,就在山上砍柴习武,让乐天特别向往。他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就想着等放暑假去和这位笔友见面,切磋切磋武艺,顺便去看看峨眉山上的猴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峨眉山的猴子没看到,乐天的零花钱全部都被骗走了。对方说看他颇有资质,想把祖传的武功秘籍送给他,傻小子觉得不能白占人家便宜,就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汇了过去。然后当然就没有然后了……反正一句话,这年头要联系个把人还是挺困难的。主要还是靠书信和固定电话。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会在腰上别个BB机。大哥大都是稀罕物,更不要说小巧的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了。这也是为什么,向帅能把手机带在身上,趁机在老板家的厕所里打电话报警。毛胡子那些人根本想不到他一个学生身上会带这玩意儿,可不就是杀了一个“趁其不备”么。就在向帅乐呵呵地跟在屠老爷子身后与众位前辈打招呼的时候,明家的师兄弟俩也来到了湖心亭外。“项帅……”明哲抬起头,望着湖心亭那自百年前流传下来的黑底金字的匾额,无声地捏起了拳头。父亲的身体经过这礼拜的调养已经好了很多了,差不多下周就可以出院。关于项帅的传闻,通过象棋界里的一干朋友,明奕仙也已经略知一二。魏益谦看着身边一脸严肃的明哲,想起了临出发时师父说的话。“明哲这孩子从小就特别早熟,有自己的主见。”躺在病床上的明奕仙没了往日里叱咤棋坛的霸气,也没有了在弟子面前总是端着的架子,显得略微有些疲惫,却也让人觉得可亲了些。“想来也是我对他太过严格的关系,让他少了许多人情味,甚至都不像是一个孩子。我这回也算是在生死边缘游走了一番,很多之前想不穿的事情,也逐渐看透了。”“那孩子是阿哲给自己找的对手,我尊重他的决定和选择。哪怕今天之后,阿哲放弃象棋,去下围棋,作为父亲我也会全力支持他的。”“我这破身子你也看到了,一时半会儿出不了院。你是阿哲的大师兄,我明奕仙一生最得意的弟子。今天这样的日子,就拜托你在阿哲身边见证这一切了。”“我在这里等你们的好消息。”想到这里,魏益谦用力地捏了一下攥在掌心的手机。今天,若是师弟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对手,重新回到明门,那自然是皆大欢喜。那他呢?自己的对手又在哪里?想到这里,魏益谦那总是透着精明的一双眼睛,露出了丝丝的伤感。*作者有话要说:开始了开始了,湖心亭大战开打两对CP终于要碰面了~~激动激动第021章 湖心亭擂台赛 二这湖心亭说来也是上海象棋迷心中的知名地标了。它曾经一度和城隍庙里的春风得意楼并列为海上两大象棋茶社,见证过无数场高手对决。湖心亭最风光的时候当然是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那时候建国伊始,大家都没有什么娱乐。象棋简直就是全!□□动,每到周末这里都会摆起擂台赛,来自全市各区的顶尖高手汇集于此。那不但有江湖棋,甚至早就扬名国内外的一干国手们也会前来摆局对弈,引得周边江苏浙江两省,乃至山东、广州都有棋迷专门南下北上,就是为了一睹国手们的风姿。但是自打进入八十年代,这样的情况就一年少过一年了。大家平日里都忙着挣钱,到了休息天则更加精彩,舞厅歌厅咖啡厅,哪个都比棋室来得热闹。进入九十年代后,上海到处都在拆迁,老棋友们也各奔东西。本来以弈棋作为特色来招揽茶客的湖心亭,也只好悄悄撤掉了棋桌和用来转播擂台实况的大棋盘。甚至把二楼原先用来打擂的台子改成了舞台,周末请各种班子来表演沪剧、越剧甚至港台流行歌曲,以此来吸引游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