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众人便开始夸赞起温良来,说得一派天花乱坠,好似明日他便能考个解元来似的。温家人脸上满面红光,毕竟对她们这样的人家来说,最要紧的就是出息的子弟。“果然是青年才俊,你们家怎么就那么会出读书人呢?还听说你们家六爷也要下场了?他们叔侄二人一道科考,说不得祖宗庇佑,一下子就出两位举人来。”这话叫人诧异,时来也未曾听说过什么六爷。心思玲珑些的,便猜到这里头定然有些不好出口的隐情,场上气氛就有些凝滞起来,不少人便偷偷拿眼睛去打量温老太太的神色。这说话的人话说得好听,可说这话分明没安好心。却见温老太太脸上的笑容仍旧温和,“可不是,他一直在外头,前些时候修书回来,也是他们山主说的,叫他姑且一试,只是这孩子常年在外头,究竟如何,咱们也不清楚,哪里就好往外说呢?”乔玉言毕竟伺候了这位老太太一年多,深知她和姚老太太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越是在意的事情,实际上在心里越是隐藏得深,想要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她到底见着这张脸太多太多次,有些情绪也就能捕捉一二。虽然在众人面前并没有露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表情,乔玉言却知道,这位老太太实际上已经很不高兴了。想到这里,她便想起那位温家六爷来。乔玉言没见过这位六爷,却对他的事情如雷贯耳。毕竟当年若不是有这位六爷在,温家大老爷可未必能入得了阁,更不可能会成为首辅。当年温家在新旧更迭的时候,温琼与身居高位,非但没有任何损伤,反而青云直上,也全是因为皇帝对那位六爷信任的缘故。乔玉言当年嫁过去的时候,那位六爷便出了门,一直领着皇命四处奔波。她得来的所有关于温六爷的消息都是来自于府里上下的谈论。在她的印象中,温家上上下下对这位温六爷都极为恭敬,提起来脸上也多是崇拜之色。怎么现在看来,这位温老太太对自己这个庶子,似乎并不怎么满意。仔细想来也属正常,庶子毕竟不是自己的肚子里出来的,以这位老太太的性格,喜欢才叫有鬼。说起这个,便有人又说起温六爷的另一件事儿来,“说起来,你们家老六如今也是弱冠之年了,又生得那样一表人才的,是不是该找个媳妇了?”说话的人脸上也带着笑,不知道是故意这么说,还是真的没有看出温家老太太的脸色。“这孩子一向自己的主意大,当初家里明明有私塾先生,却非要跑出去求学,我哪里坳的过他?之前家里也几次写信说过他的终身大事。结果这个孩子一心想着他父亲的话,非要先立业再成家,这不,就要先参加科举再说。”温老太太说着话,又叹了口气,“哎,不过孩子肯上进终究是好事儿,我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也只能支持他的决定了。”那人连续提了几次温家六爷的话,见温老太太都没有露出什么破绽,便也不再说了,只低着头剥葡萄吃,也就没有见到温老太太目光扫过她时,眼底闪过的阴冷。乔玉言坐在一旁装花瓶,不期竟听了这从前不知内情的事情,倒有些兴致勃勃的意头。却在这时,宋家大姑娘跟前的丫鬟行了过来,“乔家姑娘,温家姑娘,请随奴婢这边来,我们姑娘和其他家的姑娘已经在等着了。”有未出阁的姑娘在,这些太太奶奶们许多话便不方便说,惯例是要由府里的姑娘招待的,因此四个人便又起身向长辈告退。.CoM等出了正屋的门,温如婷便拉着妹妹着急地对乔玉言姐妹道:“乔家妹妹,咱们从前那样要好,如今怎么就这样生疏了?”乔玉容顿时黑了一张脸,到底想着在别人家,撇了撇嘴,终究是没有说出什么来。发生了那样的事情,纵然乔家没脸,难道温家就有脸了?何苦在这个时候,非要来表白表白?撇了撇嘴没有说话,她想到那日的事情,心里就堵得慌,纵然不全是温家的缘故,心里却也对温家十分不满,所以干脆便别过头,就当没有听到。乔玉言却是淡淡一笑,言语不远不近,客套而疏离,“温家姐姐说笑了,我们姐妹心里一向敬重温家姐姐的。”第134章 戏楼乔玉言的意思就是,我已经很敬重你了,你不要自找没趣。温如婷陡然间红了脸,神情有些仓皇和狼狈,却意外的并没有气恼,反倒是在短暂的调整之后,带着点讨好的笑意。“我心里也看重两位妹妹,从前咱们在一处玩得那样好,我只怕为了一些莫名的事儿,坏了咱们的情分。”前世自己这个小姑子可从来没有在自己面前有过什么软话,乔玉言心下轻嗤,只淡淡一笑,不再多言。一路往宋雨薇的院子走去,温如婷竟然就一路与她们姐妹搭话,明明二人的态度都是不愿意多说的样子,她却偏偏能当做没有看见。走了一半,前头又有丫鬟过来,说是预备下的戏台子已经搭起来了,宋家大姑娘方才带着其他来访的各家小姐们往那儿去了。几人便又随着那丫鬟,调转方向也往戏台去。虽然乔玉言二人确实不想搭理他们,但是这园子里来来往往的下人仆役多,也不单是宋家的,还有各家过来派着各处走动的人。若是在这里闹出些什么闲话来,反倒容易横生枝节,是以乔玉言也不好撂脸子,便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等终于到了预备戏台的地方,姐妹俩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温家的俩姐妹这缠人的功夫实在不容小觑,着实有些招架不住。乔玉言便连忙道:“我要去与宋家大姑娘说两句话,温姐姐自便。”温如婷笑着点头,“我也还没有见着雨薇呢!咱们一道过去吧!”其言语只熟稔随性,说不是好朋友恐怕都没有人相信,乔玉言抿了抿唇,便不再说话。宋家在朝如今虽然声名很不显,可没有哪家当真敢不将他们家放在眼里。宋雨薇已故的曾祖父,曾经官至内阁首辅,且历任三朝,当过两位皇帝的老师,当今更是亲自拟定谥号文忠。如此荣耀,遍观本朝本代,还是独一份儿。宋家太老爷在世时,便定下规矩,要后代的子弟们以做学问为要,便是入朝为官,也须得求放外任,造福一方百姓。是以宋家在京在朝的名声极好,且宋家人品性谦和,行事妥善又谨慎,鲜少有人家与其关系不好的。就是皇室,在他们面前,也不敢随意拿架子。不然今日不过是宋家大爷儿子的满月酒,如何就有这么多人上门道贺?还不是因为宋家叫人仰慕,偏偏平日又十分低调,鲜少这样声势浩大地办宴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