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窝忍着气,把人赶出去了。要不是因为他们是薛彩樱的亲爹亲弟弟,他早动手把人打一顿了。钱氏虐待继女前后村都出名,赵雪窝把人赶出去,大家一点都不觉得过分,甚至还说他干的好。钱氏什么都没捞着,回去的路上坐在地埂上直嚎,“早知道彩樱是个命好的,能做官娘子,我说什么也不会打她,骂她。”薛大强不是好眼神看她,但什么话都没说。这样的生活他早已经麻木了,媳妇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倒是土娃听不下去了,“我听人说,姐夫对姐姐好着呢,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公婆把她当亲生女儿,小叔子小姑子对她也恭敬,如今我姐的日子过的不知道多舒心。谁让你以前总打她,还把她卖给病秧子,那病秧子都要死了,就算不跟我姐订婚也活不成,弄得我姐落了克夫的名声,没有人敢要。如今能过好日子,那是老天有眼,活该你什么都得不到。”土娃说完这话就走了,气的钱氏险些没昏过去。可偏生土娃说的都是实话,让她百口莫辩。如今看着赵家蒸蒸日上,金银像流水似得往家里进,她却只能眼看着,这份折磨,快要把她熬干了。还有一段插曲是大玲子带着女儿又来了。今年夏天她想让女儿跟着雨生走,谁知道雨生得罪了吏部尚书,被罢了官,赵雪窝又成了杀人犯,关进了大牢。当时这种情形只要不傻都得跑吧?她自觉做的不错,可谁知道赵家翻身了。雨生不光当了大官,雪窝也进京当了官老爷。大玲子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如此,她当初就应该和女儿留下,跟着赵家同甘苦共患难,之后赵家肯定不能亏待了她们母女。可事已至此,什么都晚了。听说赵家进京那天,她好一顿抱怨。之后又托媒人给女儿相了几家,可都不满意,要么是家庭太差,要么是男人本身有问题,还有死了老婆找续弦的。她舍不得女儿,幸好听说二哥年根要回来祭祖,她早早的打好了注意。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女儿送给赵家。雨生出外任不在京城,赵雪窝的官职虽然低了点,还不如他们的县老爷官大,好歹也是京城当官的。大玲子打定了这个注意,提前带着女儿去了赵老三家。刘氏看出大玲子的心思,暗里劝了两回,大玲子坚持,也就由着她去了。刘氏背地里跟赵老三嘀咕:“大姐还真是好笑,竟然敢打雪窝的主意,之前我去二房看了几次,那雪窝疼媳妇都恨不得捧在手心里,自从怀孕了,连洗脸水都给送到床头,就这样还怕委屈了媳妇,生了儿子后,更是疼的不行,就这样会收小妾?”赵老三也觉得这事不成,别说赵雪窝喜不喜欢外甥女,就是二房出事的时候,大玲子跑的比谁都快,二房也不可能同意外甥女进门。不过他不喜欢多管闲事,也让刘氏别管,等着看就成了。大玲子主意打的响,赵雪窝他们到了赵家镇,第一天住的镇上的驿馆。大玲子就把芸娘送上了门。表兄妹两个是最容易发生点儿女情长的,赵雪窝又不是没通过人事,他一个人在外,孤单寂寞,面对娇滴滴的小表妹还能把持住?只要生米煮成了熟饭,大玲子就带女儿进京讨说法。芸娘是赵老二的亲外甥女,外婆又在京城,田氏为了赵家的脸面也得把芸娘留下。可惜大玲子打错了主意,赵雪窝和杨铁柱喝酒去了,一夜未归。而赵老二也去了三房家,兄弟两个很久没见,自然少不了要叙叙兄弟之情,后来又让赵老三的儿子把赵老大喊过来,兄弟三人说了大半宿,实在撑不住,和衣睡在了三房。芸娘扑了个空。第二天晚上打算如法炮制。赵雪窝好不容易回来一回,不想跟亲戚计较,可大玲子总算计他,就算是亲姑姑,他也是有脾气的。这天晚上,他带着杨铁柱一起回驿站,让杨铁柱守在旁边,给他做个见证。自己则把芸娘叫到了面前。“芸娘,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可我先把话放这,什么姨娘小妾,我是一概不要的,别说你只是我一个表妹,就算是皇家的公主郡主,我也没这个想法。姑母糊涂,我不想计较,你还年轻,该为自己好好打算打算,好好找个人家过日子,真想借着我喝多了发生点什么,闹到京城去,可就打错了主意。那个时候我是不会认账的,万一你嫂子知道了难过,为了哄她开心,别说我杀人灭口也是可能的。你应该也听说了,我是皇上的救命恩人,连老亲王都敢得罪,皇上都不会说什么,杀个乡下姑娘,谁敢追究。到时候大家只会骂你不够检点,对我可没半点损伤。”杀人灭口这几个字被赵雪窝说的轻飘飘的,仿佛杀只鸡那么简单。芸娘没见过什么世面,一切都听她娘的,如今被赵雪窝一吓唬,仿佛已经看见自己被赵雪窝掐死的场景,吓得两腿发软,当时就跑出了驿站。之后大玲子再怎么鼓捣她,她都不肯去见赵雪窝了。大玲子恨她不争气,骂了两回也只能带着她回了自己家。……赵雪窝和赵老二回来后,将回家祭祖的事情都讲述了一遍,唯独薛家上门和芸娘的事没提。不过晚上回房,赵老二还是跟田氏说了。田氏把两家骂了一顿,担心儿媳妇听了闹心,嘱咐他别跟任何说。赵老二表示知道了。两个人说话没防着外人,主要屋里也没外人,倒是被耳房的月牙听到了。薛家人的德行她都知道,也不想让嫂子为此难过,肯定不会说出去。倒是听了大哥拒绝芸娘表姐事,有了些复杂的情绪。她最近看了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过了这个年就13岁了,在村子里这个年纪都张罗着订婚了,找到合适的男家,再走完六礼,差不多正好15岁,而女子15及笄就能出嫁了。有的姑娘家日子过的不好,十三四岁嫁人都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在农村,她爹娘该张罗她的婚事了。如今来了京城,怕是也拖不了太久。她以前和人赌气说什么要嫁王子皇孙,那都是顺口说出来,没过心的。其实她自己要求不高,只要人品好点,能像大哥对大嫂那样就成了。别的不说,就将军府的老将军和他的儿子孙子都有姨娘小妾。前几天和大哥参加郑老王爷的寿宴,郑老王爷除了王妃,竟然还有侧妃,那天她可真是涨了见识,侧妃这两个字还是第一次听说。更诡异的是郑老亲王的大儿子不光娶了好几个,还宠妻灭妾,有人说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为了给小妾撑腰。当然了,这都是她听的花边新闻,也不一定准。 ', ' ')